Workflow
严重财务造假!监管出手,重罚!
中国基金报·2025-09-06 09:45

财务造假行为 - 公司在2019年至2022年年度报告中连续四年虚增营业收入和利润 通过虚构贸易链条和人为增加业务环节开展金属、油品、乙二醇等虚假贸易 [5] - 2019年虚增营业收入22.42亿元(占当期披露营收16.61%)虚增利润总额573万元(占60.48%)2020年虚增营收39.86亿元(44.57%)虚增利润1113.69万元(10.36%)2021年虚增营收40.24亿元(50.46%)虚增利润951.95万元(7.48%)2022年虚增营收42.88亿元(42.95%)虚增利润1093.32万元(23.92%)[5] 关联交易违规 - 实际控制人徐增增通过控制13家关联公司(包括哈尔滨茂盛合、上海茂晟合石油化工等)在2022-2024年期间充当供应商和客户 形成非经营性资金占用 [6] - 公司对关联供应商提前大比例付款 对关联客户给予长回款账期 2022年资金占用余额3.33亿元(占净资产9.19%)2023年8.75亿元(23.64%)2024年8.82亿元(26.53%)截至2025年9月初部分资金被归还 [6] - 未在2022-2023年年度报告中披露相关资金占用情况 违反信息披露规定 [7] 监管处罚措施 - 证监会上海监管局对公司处以1150万元罚款并给予警告 责令改正 [2][7] - 对实际控制人徐增增处以1690万元罚款并采取十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因其组织指使虚假贸易和资金占用行为 [7] - 其他高管包括总经理刘策(罚款470万)、董事刘振光(罚款250万)、财务总监卢玉平(罚款200万)、独立董事何晓云(罚款50万)均被警告并处罚款 [7] 退市处理进程 - 公司于2024年12月16日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8] - 2025年4月29日收到上交所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 7月3日正式被终止上市并摘牌 后续转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转让 [9][10] - 8月25日上交所对公司及相关责任人予以纪律处分 [10] 主营业务构成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数据中心(IDC)业务和大宗商品贸易业务 其中IDC业务通过自建机房和租用带宽资源为客户提供服务器运行环境 大宗商品贸易主要销售成品油、燃料油及化工品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