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背景与市场前景 - 中国内地退役锂电池总量从2020年15.71万吨增至2024年45.51万吨,复合年增长率30.5% [3] - 预计2031年退役锂电池总量达480万吨,2024-2031年复合年增长率40.1% [3] - 动力电池和消费电子产品是退役锂电池主要来源,2024年分别占比54.9%和44.8% [2] - 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2024年退役电池不足50万吨,2027年超100万吨,2031年逼近500万吨 [1] 公司业务定位与竞争格局 - 公司是全球第二大锂电池回收及再生利用企业,也是全球最大第三方解决方案提供商 [2] - 业务覆盖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下游应用于电动汽车、储能系统和消费电子产品 [2] - 行业参与者分为两类:拥有自有退役电池来源的电池/电动汽车制造商,以及需要建立回收网络的第三方提供商 [3] - 公司在广东肇庆、江西宜春和赣州设有三个生产设施 [2] 财务表现与经营挑战 - 2022年营业收入29.05亿元,净利润1.51亿元 [5] - 2023年营业收入28.91亿元,净亏损4.71亿元 [5] - 2024年营业收入21.57亿元,净亏损3.44亿元 [5]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37亿元,净亏损1.44亿元 [9] - 亏损主因碳酸锂价格波动导致存货减值,2023年存货减值亏损1.09亿元,2022年为0.57亿元 [5][9] 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 - 碳酸锂价格从2022年42.69万元/吨下降至2023年24.10万元/吨(降43.5%),2024年进一步降至8.01万元/吨(降66.8%) [10] - 2025年上半年碳酸锂价格跌至6.23万元/吨 [10] - 价格下跌导致原材料采购与产品销售间出现"定价错配风险" [5][10] 技术应用与循环经济模式 - 退役动力电池回收后可转为储能电池使用,因储能对重量和体积要求相对较低 [5] - 锂电池再生利用将下游应用与上游电池材料生产连接,形成产业内循环经济模式 [1] - 动力电池寿命通常为5-8年,性能衰退后不再满足车辆功率要求时将被更换或退役 [2] 未来发展策略 - 计划通过提升价格波动韧性、优化采购及库存管理实现盈利 [10] - 采用价格锁定机制、动态定价长期合约减少实时市价大单采购 [10] - 通过丰富产品品类、提升经营效率及规模经济改善盈利能力 [10]
动力电池退役后去了哪儿?金晟新能源告诉你
中国能源网·2025-09-07 1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