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指数增强型基金,爆发式增长
中国基金报·2025-09-07 21:18

指数增强型基金市场规模与增长 - 今年以来新成立指数增强型基金113只,发行总规模达575.67亿元,是去年全年的2.77倍,两项数据均创历史新高 [1][2] - 指数增强型基金在新发股基和新发基金总规模中的占比分别达到20.42%和7.63%,均为历史最高水平 [2] - 目前正在发行的指数增强型基金有17只,占新发基金总数的24%,也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3] 指数增强型基金增长驱动因素 - 公募改革推动基金业绩评价方式向业绩基准靠拢,指数增强型基金在跟踪基准及获取超额收益方面具备优势 [3] - 过去三至五年甚至更长周期,指数增强型基金整体收益表现不弱于主动基金,中长期通过超额收益的复利效应积累"安全垫" [3] - A股整体表现良好提升了投资者对权益资产的关注度,同时指数公司不断完善指数体系,为产品提供丰富的对标基准 [3] - 机构资金因投资期限长、有明确考核基准而日益认可该类产品,其可预期性和综合费率优于主动基金 [4] - 对于个人投资者,围绕明确贝塔、"不犯大错"并持续"积累小胜"的方式是一种更可预期和可持续的投资路径 [4] - 布局增强指数型基金是部分中型公募实现差异化发展、建立竞争优势的战略选择 [4] 指数增强型基金业绩表现 - 截至9月5日,今年以来指数增强型基金平均超基准收益率为3.76%,增强收益最强的中证2000增强产品超基准收益接近20% [5][6] - 近三年和近五年指数增强型基金平均超基准收益率分别为4.36%和14.62%,显示长期超额收益能力优秀 [6] - 市场交易活跃、流动性充裕以及小市值股票表现突出,为量化模型提供了丰富的交易机会和选股空间 [6] - AI技术的发展显著提升了量化投研能力,能更高效地识别超额收益来源和市场的结构性机会 [6] - 获取超额收益的原因在于系统化风控确保"不犯大错",以及通过量化方式不断挖掘和积累"小胜" [6] 行业未来展望 - 尽管短期受市场风格切换等因素影响,超额收益或出现波动,但A股市场有效性较低,长期来看指数增强基金的超额收益具有一定的持续性 [7] - 未来公募布局热情有望持续,将通过聚焦特定行业或采用创新量化模型等差异化策略寻求突破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