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服务消费激励政策呼之欲出,大力发展AI+消费等新业态
第一财经资讯·2025-09-07 21:24

政策支持扩大服务消费 - 商务部将于9月出台扩大服务消费政策措施 统筹利用财政金融等手段优化服务供给能力并激发新增量[1] - 政策通过"对外开放 对内放开"增加高品质服务供给 扩大电信医疗教育开放试点并纳入更多领域至《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1] - 大力发展入境消费 人工智能+消费 IP+消费等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 鼓励各地举办特色促消费活动培育新热点[1] 体育消费成为重点发展领域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提出203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7万亿元[2] - 2023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3.67万亿元 年均增速10.3% 增加值1.49万亿元年均增11.6% 占GDP比重1.15%[2] - 40个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2020-2023年居民体育消费总额增长超千亿元[2] 体育赛事带动消费效应显著 - 《意见》将丰富体育赛事活动列为首位 要求出台赛事经济专项政策并构建多项目多层次赛事体系[3] - 2024年上半年七地监测511场重点赛事带动体育及相关消费超160亿元 场均带动超3000万元[3] - "苏超"单场上座超6万人 带动江苏全域多场景消费380亿元[3] 体育产业融合发展趋势 - 体育产业通过融合带动制造业服务业文化旅游健康等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催生新业态新模式[3] - 加强传统体育用品制造业转型升级 扶持专精特新企业应用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4] - 推动体育用品制造业向服务业拓展延伸 培育智能化时代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4] 服务消费现状与短板 - 2024年1-7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2% 服务消费占比持续提升[5] - 2024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服务消费占比约46.1% 仍有较大增长空间[5] - 供给总量不足:3岁以下婴幼儿入托率不到10%(OECD平均36%) 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27.7张[6] 供给质量与企业盈利问题 - 服务供给存在低端化同质化过剩与专业化个性化不足的结构性矛盾 如家政服务集中于基础保洁业务[6] - 企业盈利能力受消费群体偏好影响明显 新兴消费领域营利模式仍在探索中[6] - 扩大服务消费需从供给侧发力补短板 推动经济从制造驱动向服务驱动转型[6] 财政金融支持措施 - 中国人民银行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支持住宿餐饮文旅体娱教育养老等领域高质量供给[7] - 财政部等八部门发布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实施方案 降低信贷成本[8] - 金融政策从供给侧发力推动改善高品质服务消费供给 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7] 财税政策优化方向 - 通过优化税制完善转移支付改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 加大政府对中低收入群体转移支付力度[8] - 提高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通过加快农村土地和住宅市场化流转[8] - 公共投资在养老教育医疗等领域发挥引领作用 建设基础设施并吸引社会资本进入[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