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基金极致抱团科技赛道 流动性风险须提前预防
证券时报·2025-09-08 02:28

基金抱团现象强化 - 超400只主动基金下半年净值涨幅超30% 重仓股高度重叠包括新易盛 中际旭创 胜宏科技等 [1] - 本轮抱团风格更极致 业绩兑现节奏快使调仓更坚决 ETF与主动基金共同推动价格弹性 [1] - 抱团股7月以来平均回报达42% 全年平均回报高达103.8% 远超主流指数表现 [4] 历史抱团行情演变 - 2006-2007年抱团金融地产煤炭有色 2013-2015年抱团互联网 2018-2021年抱团消费医药新能源 [3] - 美股基金长期拥抱科技股 科技龙头在标普500权重持续上升 [3] - 当前持仓前20大股票明显切换 腾讯控股 阿里巴巴-W 新易盛等获加仓 多属新消费及人工智能领域 [4] 新抱团特征 - 港股优质资产定价权提升 持仓前20中港股从2020年2家增至当前5家 包括腾讯阿里小米中芯泡泡玛特 [5][6] - 人工智能板块成新宠 光模块PCB硬件为配置焦点 超1000只基金持有新易盛和沪电股份 [6] - 持仓切换速度加快 新易盛持仓基金数从2022年底162只增至1062只 两年完成全面转向算力产业链 [6] 资金结构变化 - ETF等被动资金涌入核心指数成份股 强化抱团效应 与传统行业吸引资金模式截然不同 [7] - 部分基金经理全仓转向景气行业龙头 持股集中度高 均衡基金也加入相关配置 [7] - 业绩释放较快使本轮抱团更有底气 市场预期一致 区别于以往主题投资 [6] 潜在风险因素 - 交易拥挤估值高企 技术迭代及海外政策风险积聚 需警惕极端共识回撤引发流动性冲击 [2] - 技术先发优势具阶段性 政策调整或技术突破可能重构竞争格局 动摇投资逻辑根基 [8] - 新能源板块2021年泡沫破裂为典型案例 因业绩增速低预期 技术路线动摇 产能过剩导致净值腰斩 [8] - 风格轮动可能导致资金分流 当抱团估值过高性价比下降时 资金转向估值更低业绩更稳定板块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