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 - 学校将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视为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的关键支点 [1] - 学院建设聚焦高端装备、新能源等战略领域,并与中铁装备、宇通等行业龙头企业签订共建协议 [1] - 学院建设经费预算达4300万元,形成企业投入+专项经费+事业投入的多元保障体系,其中共建企业年均投入近2000万元,学校匹配专项经费1000万元 [1] 学科与平台资源 - 学校构建覆盖广、层次高、交叉性强的学科体系,6个本科专业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3个本科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1] - 拥有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学位授权交叉学科、3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硕士学位授权交叉学科,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列 [1] - 建有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等国家平台,以及3个省校企研发中心、15个重点实验室(中心)、10个省工程研究中心、17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部级平台 [2] 产教融合培养机制 - 学校以双导师制为纽带,打造由5名国际院士、6位战略科学家领衔,300余名国家及省部级人才参与的双导师队伍,校内理工科研究生导师700余人、企业导师200余人 [3] - 与中铁装备、宇通、中信重工等龙头企业共建15个河南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开发33个省专业学位研究生精品教学案例、4门校企联合实践课程 [3] - 通过项目制培养,研究生驻企开展研究,直接服务企业技术研发,中铁装备录用的毕业生由企业直接资助出国读博 [3] 国际合作与人才输出 - 学校与30余个国家100余所高校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签订合作协议70余份,组建44个中外联合博导团队,900余名学生参与国际交流项目 [4] - 与新加坡国立大学、纽卡斯尔大学等高校建立联合培养模式,联合培养博士40余名 [4] - 学校每年向中铁、宇通等企业输送毕业生50余人,培养出多名行业技术中坚 [4]
创新地方高校研究生育人机制 打造卓越工程师培养“生态矩阵”
经济日报·2025-09-08 0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