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英伟达+台积电最新动作,碳化硅材料有望应用于先进封装
选股宝·2025-09-08 07:16

英伟达技术路线更新 - 英伟达计划在新一代Rubin处理器中将CoWoS先进封装的中间基板材料从硅替换为碳化硅(SiC)以提升性能 [1] - 由于芯片发热量超过极限,碳化硅最晚将于2027年进入先进封装环节 [1] - 碳化硅热导率达500W/mK,显著高于硅的150W/mK,更适合高散热要求环境 [1] 台积电技术布局 - 台积电计划将12英寸单晶碳化硅应用于散热载板,取代传统氧化铝、蓝宝石或陶瓷基板 [1] - 碳化硅中介层可缩小散热片尺寸,优化整体封装结构,适用于高功率GPU芯片 [1] 碳化硅产业链公司概览 - 瑞纳智能(流通市值10.28亿元)子公司推进8英寸碳化硅衬底送样验证 [3] - 锆威特(流通市值13.50亿元)拥有短沟道碳化硅MOSFET器件制造技术 [3] - 宇环数控(流通市值23.16亿元)碳化硅设备用于晶锭加工工序,正推进打样销售 [3] - 派瑞股份(流通市值26.12亿元)IPO募投项目包含碳化硅器件研发 [3] - 温州宏丰(流通市值26.84亿元)研发高纯碳化硅粉体及碳化硅项目 [3] - 欣锐科技(流通市值28.10亿元)基于碳化硅方案的车载电源支持800V需求并量产 [4] - 银河微电(流通市值32.15亿元)车规级生产线包含碳化硅MOSFET功率器件 [4] - 民德电子(流通市值32.85亿元)在碳化硅器件领域布局供应链自主可控 [4] - 立霸股份(流通市值33.69亿元)参股瞻芯电子提供碳化硅功率器件解决方案 [4] - 德龙激光(流通市值36.36亿元)产品用于碳化硅晶圆划片和切割 [4] - 蓝海运营(流通市值39.11亿元)参与比亚迪碳化硅IGBT模块电控项目 [4] - 得润电子(流通市值44.07亿元)量产22kW 800V平台碳化硅高频器件 [4] - 甘化科工(流通市值45.64亿元)参股公司锆威特碳化硅功率器件已产业化 [4] - 智光电气(流通市值50.60亿元)参股粤芯半导体布局碳化硅芯片制造 [4] - 英杰电气(流通市值52.08亿元)电源产品用于碳化硅生长炉并量产 [4] - 宏微科技(流通市值53.12亿元)1200V SiC MOSFET芯片研制成功 [4] - 科创新源(流通市值53.74亿元)通过持股布局碳化硅衬底项目 [5] - 国星光电(流通市值56.03亿元)产品线包含SiC功率模块 [5] - 柘中股份(流通市值59.67亿元)参投天岳先进从事碳化硅衬底材料 [5] - 东尼电子(流通市值60.39亿元)年产12万片碳化硅半导体材料项目2023年投产 [5] - 金博股份(流通市值63.08亿元)为碳化硅半导体提供热场材料 [5] - 中天火箭(流通市值74.51亿元)碳化硅产品用于航空航天和新能源涂层 [5] - 高测股份(流通市值74.71亿元)6寸及8寸碳化硅切片机实现大批量交付 [5] - 珂玛科技(流通市值77.32亿元)超高纯碳化硅产品纯度达99.99% [5] - 苏州固锝(流通市值79.64亿元)小批量生产碳化硅肖特基产品 [5] - 芯朋微(流通市值81.66亿元)推出车规级SiC器件和电源产品 [5] - 海特高新(流通市值84.38亿元)参股公司华芯科技开展碳化硅技术迭代 [5] - 台基股份(流通市值91.77亿元)研发碳化硅技术但未形成产品 [6] - 天富能源(流通市值93.87亿元)为天科合达第二大股东,天科合达为全球碳化硅主要生产商 [6] - 英唐智控(流通市值96.31亿元)向客户提供碳化硅基功率半导体 [6] - 京运通(流通市值99.24亿元)碳化硅炉产出合格晶体但未销售 [6] - 力合科创(流通市值102.95亿元)投资孵化的基本半导体从事碳化硅功率器件产业化 [6] - 东微半导(流通市值104.96亿元)布局SiC MOSFET并申请相关专利 [6] - 燕东微(流通市值124.19亿元)6英寸SiC生产线产能达2000片/月 [6] - 天通股份(流通市值135.68亿元)主营产品包含碳化硅晶体生长炉 [6] - 新洁能(流通市值136.44亿元)持有常州臻晶股权,专注碳化硅液相法晶体 [6] - 楚江新材(流通市值147.98亿元)子公司为碳化硅单晶生产提供装备和原料 [6] - 露笑科技(流通市值156.23亿元)业务包含碳化硅衬底片和长晶炉销售 [7] - 云南锗业(流通市值174.82亿元)与中科院合作研究碳化硅单晶材料 [7] - 国科微(流通市值176.89亿元)参股公司森国科主营碳化硅功率器件销售 [7] - 中瓷电子(流通市值186.37亿元)子公司碳化硅汽车芯片用于比亚迪汽车 [7] - 捷捷微电(流通市值223.19亿元)拥有碳化硅专利并从事封测 [7] - 斯达半导(流通市值240.46亿元)实现SiC模块大规模生产和销售 [7] - 振华科技(流通市值256.55亿元)碳化硅产品应用于半导体功率器件 [7] - 时代电气(流通市值292.35亿元)研发高压大功率碳化硅油冷电驱总成 [7] - 天岳先进(流通市值295.05亿元)为国内最早碳化硅材料产业化企业 [7] - 深圳华强(流通市值304.39亿元)为全球最大碳化硅生产商Wolfspeed主要代理商 [7] - 扬杰科技(流通市值326.26亿元)碳化硅系列产品获国内top客户认可并批量出货 [8] - 麦格米特(流通市值334.22亿元)参股瞻芯电子聚焦碳化硅芯片 [8] - 晶盛机电(流通市值364.54亿元)为长晶设备龙头,开发碳化硅长晶设备 [8] - 士兰微(流通市值473.76亿元)6吋SiC生产线产能3000片/月,正扩建产线 [8] - 通富微电(流通市值482.85亿元)具备碳化硅封测能力,为汽车电子客户开发产品 [8] - 闻泰科技(流通市值489.12亿元)旗下安世半导体投资2亿美元研发碳化硅等宽禁带产品 [8] - 华润微(流通市值633.10亿元)SiC MOS和JBS产品覆盖650V至1700V电压平台 [8] - 三安光电(流通市值688.48亿元)为碳化硅全产业链龙头 [8] - 北方华创(流通市值2530.43亿元)碳化硅外延设备实现批量销售,市占率国内前列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