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马一德:解好知识产权价值评估难题
经济日报·2025-09-08 08:01

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体系发展背景 - 完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体系是推动知识产权转化为资产和实现科技金融深度融合的关键环节 [1]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北京监管局联合制定《北京市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行动方案》 在登记评估处置补偿等核心环节细化措施 [1] - 现代资产评估体系起步于改革开放初期 主要为适应国有企业改制和涉外经济合作需求而建立 涵盖综合资产评估矿业权评估土地估价等领域 [1] 知识产权评估应用演进 - 早期知识产权评估主要为国有科研院所高校科技成果转让技术入股提供定价依据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1] - 评估范围从有形资产扩展到无形资产 应用场景延伸至质押融资并购重组证券化等金融业务领域 [1] - 近10年知识产权金融快速发展 评估从配角转变为风险控制的主轴 成为金融机构风险可控的核心支撑 [1] 当前评估体系面临挑战 - 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存在不确定性高收益预测难市场可比案例少等问题 影响资产定价融资额度和金融决策 [2] - 与美国欧洲成熟市场相比 中国评估标准细化程度不足 关键参数依赖评估师个人经验 导致结果波动性大 [2] - 金融机构对评估结论信任度有限 制约知识产权金融风险评估能力 [2] 评估体系差距成因 - 市场交易信息不足 知识产权交易市场活跃度不强 商标著作权等领域缺乏全国性公开透明的价格数据发布机制 [2] - 人才结构制约 国外评估师具备法律财务风险管理复合背景 中国跨界人才培养体系尚未建立 [2] - 协同机制不健全 知识产权管理部门金融监管部门和评估行业组织缺乏信息共享和标准共建机制 [2] 评估体系优化路径 - 由国家知识产权局牵头制定分类评估指引和参数标准 推动团体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有机衔接 [3] - 引入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建模区块链确权等技术手段 构建知识产权大数据平台采集许可费率维持时间诉讼案例等动态信息 [3] - 建立全行业培训体系 将知识产权基础知识纳入评估师后续教育 引导通过知识产权师职称专利代理师考试 [3] - 完善价值统计数据和发布机制 分析专利实施许可备案合同并扩大至商标著作权商业秘密领域 定期发布交易数据和价格区间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