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资金面分析 - A股融资余额从7月初约1.8万亿元增至当前2.2万亿元以上[2] - 融资资金、ETF通道、公募资金、外资、私募资金及居民存款搬家共同推动8月以来市场资金面和成交量攀升[2] - 海外主动型资金对中国资产配置比例从6.1%升至6.4%[3] - 私募、公募、险资、散户资金增量均不低于3000亿元[4] - 险资在A股和港股市场新增头寸可能大幅超出市场预期[4] 量化交易表现 - 量化私募算法执行效率近期提升30%以上[1] - 量化策略交易量占A股全市场每日交易量20%-30%[4] - 量化私募股票策略产品规模约9300亿元[4] - 量化交易在小微盘股贡献率接近40%[4] - 量化行业资管规模最低曾降至8000亿元左右[5] - 当前量化交易全市场成交占比预计在20%以下[5] 市场流动性特征 - A股日换手率近期多数时间超过2.5%[6] - 市场日均成交量可能维持"每日两万亿级别"[7] - 量化策略提升市场流动性与定价效率[5] - 流动性改善使小盘股策略冲击成本问题得到缓解[5] - 量化资金进出使中小市值板块交易更顺畅[5] 资金流向分析 - 公募资金流入源于新发基金回暖和老基金净申购规模提升[3] - 公募机构权益仓位整体走高[3] - 外资资金持续流入A股[3] - 头部量化私募从险资获得可观"新钱"[4] - 微信热搜指数显示新增投资者情绪相对理性[3] 市场前景展望 - A股成交活跃度可能维持较高水平[6] - 单日成交量持续保持三万亿级别需基本面、投资主题、情绪共振[7] - 养老金、理财等长线资金入场是市场活跃度根本保障[6] - 历史放量周期中上证指数平均涨幅11.7% 创业板指平均涨幅16.8%[7] - 外资抢筹、居民存款搬家、险资加仓可能成为短中期资金增量[8]
私募视角的“流动性解析”:众人拾柴火焰高 “并非所有人都能赚钱”
中国证券报·2025-09-08 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