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15个问题,一套避坑组合拳!基金小白也能秒变内行,拒绝当韭菜
搜狐财经·2025-09-08 09:04

基金投资收益现状 - 真正能赚钱的投资者不足三成 因基础认知偏差导致操作失误 [1] 节假日收益规则 - 货币基金周末节假日有收益 节假日收益在结束后的第二个自然日统一披露 例如国庆假期7天收益在10月8日或9日显示 [2] - 债券基金债券利息部分节假日持续产生收益 但二级市场买卖债券的价差收益因股市休市暂停 [3] - 股票/指数基金因标的股票休市节假日无收益 持仓含港股通标的需注意内地节假日前提前休市 [3] 买入赎回规则 - 交易日15:00前买入按当日净值确认份额 T+1日开始计算收益 15:00后买入按次日净值确认 T+2日计算收益 [5] - 15:00前赎回当日收益计入 15:00后赎回当日及次日收益均计入 例如周三15:30赎回则周三和周四涨跌影响最终金额 [5] 特殊时点操作 - 周六赎回按周一净值计算 周五15:00后至周日提交赎回均视为下周一交易申请 [6] - 基金转换15:00前操作当日确认价格 A基金收益计至当日 B基金收益从次日开始 15:00后操作顺延至次日确认 [6] 定投策略 - 长期定投3-5年收益差异主要取决于市场整体走势 非具体周几 5年周期内按月与按周定投收益差距不足1% [7] - 股票型基金高波动特性适合定投 需选择成立3年以上且年化收益超10%的优质标的 [8] - 指数型基金费率低透明度高适合新手 需避开规模小于2亿的迷你指数基金防范清盘风险 [8] - 债券基金货币基金波动率低于5%定投意义不大 封闭式基金无法定期投入直接排除 [8] 买入时机判断 - 技术面关注MACD金叉RSI超卖等指标 结合成交量变化 例如沪深300指数PE低于过去10年30%分位数时可考虑分批建仓 [9] - 资金面关注央行降准公募基金发行回暖等资金宽松信号 往往伴随市场上涨 [10] 净值价值判断 - 净值不等于估值 10元基金可能比1元基金更便宜 例如某基金净值10元但近3年回报率达200% 而1元基金近3年仅涨30% [12] - 基金拆分降低净值吸引投资者但持仓结构未变 长期收益取决于基金经理能力 [13] 费用影响 - 股票型基金年化管理费1.5%托管费0.25% 持有5年费用累计侵蚀约10%收益 [14] - 频繁买卖产生申购费1.5%赎回费持有不满7天1.5% 一次完整买卖可能损失3%收益 [14] - 定投需选择C类份额销售服务费替代申购费 或持有满1年免赎回费的产品 [14] 清盘风险 - 规模连续60个工作日低于5000万元或持有人数量少于200人可能触发清盘 [15] - 清盘按当日净值强制赎回 投资者拿回剩余资产但需承担清算费用 [16] 分红本质 - 分红不等于额外收益 1元净值基金分红0.2元后净值降至0.8元 投资者总资产不变 [18] - 现金分红适合落袋为安 红利再投适合长期投资者且免申购费 若看好后市优先选择红利再投 [18] 大跌后操作 - 当基金最大回撤超过20%且持仓行业出现系统性风险如政策打压时需考虑赎回 [18] - 采用金字塔加仓法 例如首次买入10% 每下跌5%加仓前次金额的50% 控制总仓位不超过50% [18] 收益为负原因 - 持仓成本效应导致实际收益降低 例如净值上涨5%但申购费1.5%管理费1.5%/年 实际收益可能仅2% [19] - QDII基金因时差问题收益显示可能滞后1-2个交易日 [20] 基金底层逻辑 - 股票型基金赚企业成长的钱 需持有3-5年穿越周期 [21] - 债券型基金赚票息收入的钱 适合作为资产配置压舱石 [22] - 货币基金赚短期资金拆借的钱 用于应急资金储备 [22] 认知误区 - 净值低不等于更安全 可能持仓垃圾股 [23] - 定投不等于稳赚不赔 需配合止盈策略 [23] - 分红次数多不等于基金好 可能通过频繁分红维持规模 [23] 投资组合构建 - 采用50-30-20法则 50%配置宽基指数基金 30%配置行业主题基金 20%配置债券/货币基金 [23] - 每年调整一次实现再平衡 使各类资产比例恢复初始设定 强制实现低买高卖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