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股市场表现 - 港股三大指数9月5日集体上涨 恒生指数涨1.43%至25417.98点 恒生科技指数涨1.95%至5687.45点 国企指数涨1.34%至9057.22点[1] - 光伏、黄金、医药板块多数个股走强 周度表现中恒生指数全周累计涨1.36% 恒生科技指数涨0.23% 国企指数涨1.22%[1] - 热门个股涨幅显著 快手涨超4% 腾讯控股涨超2% 阿里巴巴与美团均涨超1.5% 恒生科技指数ETF单日收涨2.39%[1] 资金流动动态 - 南向资金9月5日单日净流入56.23亿港元 年初至今累计净流入达10120.58亿港元 超去年全年总额[2] - 港股沽空活动活跃 9月5日637只港股被沽空 总金额333.89亿港元 其中67只个股沽空额超1亿港元[5] - 阿里巴巴以35.72亿港元沽空额居首 泡泡玛特19.34亿港元 地平线机器人19.31亿港元分列二三位[5] 美股市场关联 - 隔夜美股三大股指小幅下跌 道指跌0.48% 标普500跌0.32% 纳指跌0.03%[3] - 科技巨头表现分化 摩根大通跌超3% 英伟达跌逾2% 万得美国科技七巨头指数跌0.84%[3] - 中概股多数上涨 阿特斯太阳能涨超15% 硕迪生物涨逾11% 周度纳指累计涨1.14%[3] 宏观经济与政策 - 美国8月非农就业仅增2.2万人 远低于预期的7.5万人 6月数据下修至减少1.3万人 为2020年来首次月度萎缩[4] - 8月失业率升至4.3% 创2021年以来新高 数据公布后市场降息预期升温[4] 企业动态与产品创新 - 阿里巴巴通义千问推出Qwen3-Max-Preview模型 参数规模超1万亿 中英文理解与工具调用能力显著增强[4] - 恒生指数成分股9月8日调整 数量由85只增至88只 新增中国电信、京东物流、泡泡玛特[4] 行业与板块分析 - 港股中报业绩短期受扰动 零售与汽车板块利润下滑 硬件、材料、金融与医药板块实现高增长[6] - 三季度港股2025年EPS增速预期下修 主因可选消费拖累 材料、医药、科技与金融板块预期仍上修[6] - 反内卷政策落地推动四季度互联网叙事转向AI赋能 预期带动业绩回暖与增量资金流入[6] 投资工具与赛道 - 港股消费ETF(513230)聚焦电商与新消费赛道 覆盖A股稀缺的新消费标的[7] -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定位中国核心AI资产 囊括A股稀缺的科技龙头企业[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