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审计揭政府采购问题:规避采购程序、设歧视条款、串标围标
第一财经·2025-09-08 10:31

重庆三峡学院采购事件并非个案,规范政府采购需强监管 中国一年政府采购规模超过3万亿元,规范高效用好这笔钱成为各地审计部门紧盯重点。 第一财经梳理发现,近期16个省份审计部门公开的当地2024年度省级(市级或自治区)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 审计工作报告(下称"审计报告")中,均发现当地政府采购领域一些问题。比如一些政府采购供应商提供虚假材料 投标、串标围标,违规分包转包;一些地方部门单位通过各种手段规避采购程序,设置差别歧视条款、监督不严虚 假验收等。而针对这些乱象,今年财政部等多部门已经开展专项整治工作。 供应商虚假材料中标、串标围标 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 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2024年政府采购规模约为3.3万亿 元。 部门单位规避政府采购流程 上述多省份审计报告直指政府采购领域问题,供应商虚报材料及串标等问题是常见问题之一。 比如,广东审计报告指出,7 个农产品冷链物流骨干网政府采购项目存在串通投标行为,涉及约7.3亿元。河北审计 报告称,4个部门的12家所属单位在项目招标中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