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外卖大厂们花几百亿,也没能进去某些大学的门
36氪·2025-09-08 10:45

校园外卖行业现状 - 行业呈现多平台割据状态 包括学生自发组织、学校招标平台及美团饿了么等巨头[11][17][19] - 一所2万人大学日均外卖单量达5000单左右[13] - 封闭式校园管理催生校内配送需求 形成从校门到宿舍的配送链条[9][11] 配送模式与成本结构 - 餐品需经社会骑手、转运骑手、分拣站、片区骑手至少四道流转环节[22][23] - 校园骑手配送单价极低 每单仅1-2元[13][30] - 骑手采用集中配送模式 需攒够一定单量才出发 导致配送延迟[30] 技术平台发展 - 定制化小程序成为主流 单平台开发成本约4600元 包含点餐、搜索、催单等功能[17] - 典型平台包含商家端和骑手端后台 体验接近主流外卖平台[17] - 专业化平台如"俺来也"自2019年上线已完成8轮融资[18] 竞争格局演变 - 美团饿了么于去年推出接力送业务 防止用户流向独立小程序[21] - 阿里旗下"饱呗运力"和天猫校园外卖准备进入市场[41] - 校内平台间存在激烈竞争 通过免费红包、投诉热线、上门推广等方式争夺用户[33] 运营痛点与挑战 - 配送系统存在信息盲区 用户无法跟踪骑手位置且缺乏评价机制[26][27] - 餐品配送路径低效 即使临近校门的宿舍也需绕行分拣站[23] - 骑手管理松散 服务质量高度依赖当地运营方责任心[25][35] 行业演进趋势 - 学校倾向于通过招标引入正规第三方平台取代民间组织[19][36] - 巨头入场将终结当前野蛮生长状态 推动服务标准化[40][41] - 行业从微信群派单演进至专业化系统 但仍落后于需求增长[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