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生成内容新规本月施行 多家企业上线标识功能
中国经营报·2025-09-08 16:20

中经记者 曲忠芳北京报道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已于9月1日正式施行。《中国经营报》记者 注意到,自8月底至9月初,腾讯、抖音、微博、知乎、商汤、DeepSeek、万兴科技等多家企业就《办 法》纷纷公布了各自平台的细化规则。 记者通过浏览多个平台的公告细则观察到,按照《办法》的要求,这些平台采取的策略大致相似,即给 AI生成合成的内容打上易被用户感知的显式标识,以亮明"身份",未按规定添加AI标识的创作者及涉及 内容将面临平台相应的惩罚措施。此外,腾讯、抖音、商汤等企业还明确公告,对AI生成元数据嵌 入"隐式标识",以方便内容信息溯源。 平台企业就《办法》出台AI标识公告及提供相关功能服务,是否就"万事大吉"了? 消费者在使用AI工 具及AI功能时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可以行使哪些权利和义务? 针对社会公众重点关注的这些问题,记 者咨询了法律界专业人士。 强制给AI内容"打标" 《办法》明确,"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是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生成合成的文本、图片、音频、视频、 虚拟场景等信息。内容标识包括显式标识和隐式标识,前者是指在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或者交互场景 界面中添加的,以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