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公募费率改革打响收官战,这些产品及机构或首当其冲
第一财经资讯·2025-09-08 19:57

公募基金费率改革核心内容 - 第三阶段费率改革正式启动 旨在降低投资者综合成本并引导销售机构向"保有"模式转变 [1][2] - 改革措施包括调降认申购费率上限 赎回费全额归入基金资产 压降销售服务费及尾佣比例 [2][6] - 预计每年整体降费约300亿元 降幅达34% [5] 各类产品费率调整细节 - 股票型 混合型 债券型基金认申购费率上限分别调降至0.8% 0.5% 0.3% [2] - 混合型基金受影响最大:82%产品规模和超半数产品数量需调整 其中偏股混合 股债平衡 灵活配置型受影响高于偏债混合 [2] - 债券型基金受影响次之 股票型基金因被动指数产品已采用低费率而影响较小 [3] - 销售服务费全面下调:股票/混合型由0.6%降至0.4% 指数/债券型由0.4%降至0.2% 货币基金由0.25%降至0.15% [3] 货币基金及费用结构影响 - 货币基金贡献超七成销售服务费(2024年上半年达154.13亿元 同比增12.55%) 新规下近三分之二货币基金需调整 涉及规模超11万亿元 [3] - 2022-2024年公募基金年度销售服务费持续增长:219.26亿元 249.96亿元 283.2亿元 [3] 赎回费机制改革 - 赎回费全额计入基金财产 取消渠道分成 旨在抑制短期交易行为 [6] - 短期赎回费率上调:持有7-30日费率由0.75%升至1% [6] - 持有股票/混合/债券基金超一年者免收销售服务费 体现"短期惩罚 长期让利"导向 [6] 对机构投资者行为影响 - 惩罚性赎回费或增加机构对场内ETF的配置偏好 推动ETF发展 [7] - 债基惩罚性赎回费率被指偏高(年化收益仅2%-5%) 短债基金 利率债基 场外指数基金可能首当其冲 [7] - C类份额制度未明确差异化安排 或增加保险 银行理财子 FOF等机构操作难度 [8] 基础设施与行业响应 - FISP平台正式运行 旨在增强机构直销能力 降低运营成本 [11][12] - 过渡期安排:2026年9月4日前需完成业务调整 [12] - 目前行业整体处于观望阶段 机构等待政策最终落地细节 [1][8][10] 行业长期转型方向 - 推动销售机构从重规模向重投资者回报转型 强化以投资者利益为核心的经营理念 [12][13] - 费率改革将促进行业从规模扩张向业绩驱动模式转换 可能加剧"马太效应" [13] - 权益类基金发展有望受益 财富管理服务需匹配降费水平以满足居民需求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