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滑34.02%至2.91亿元,归母净利润下跌27.77%至5033.10万元,业绩连续第三年下滑 [1] - 2024年总营收7.52亿元,同比减少37.8%,经调整净利润1.01亿元,较2023年下降65.5% [2] - 2021-2024年营收复合增长率为-22.60%,经调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22.70% [5] - 毛利率从2021年的70.20%下降至2024年的57.90%,自有酒饮毛利率从80.20%降至76.60% [5] 门店经营与战略调整 - 重启直营门店计划,放弃"嗨啤合伙人"加盟模式 [2][11] - 直营及特许合作酒馆单店日均销售额2025年上半年为8300元,而嗨啤合伙人酒馆同期仅4200元 [12] - 门店数量从2022年的767家下降至2023年的479家,同比下降37.55% [11] - 2022年新开179家酒馆但关闭194家,净亏损13.12亿元中包含关店计提的8亿多元资产减值损失 [11] 行业竞争与消费趋势 - 年轻人饮酒场景多元化,包括精酿连锁(如跳海、北平机器)、新型Livehouse、复合型餐酒吧(如COMMUNE)及Homebar等新兴形态 [16][17][22] - COMMUNE餐酒业务四六开,经营时间超16小时,通过氛围营造和多元营销吸引客群 [19] - 《2023线上酒类消费趋势报告》显示60.2%的18-35岁年轻人选择居家自饮,45.2%选择日常配餐饮用 [25] - 超八成年轻人偏好轻饮酒,59.2%钟爱微醺状态,追求个性化与高质量社交体验 [26] 历史发展与挑战 - 2009年以20万元年租金在北京开设首店,2021年上市时市值超三百亿 [5][6][8] - 2021年门店数量激增至782家,但成本上升导致净亏损2.3亿元 [10] - 尝试下沉市场、烧烤店及加盟模式均未扭转颓势 [11] - 第三方产品收入占比从2021年的12.30%提升至2024年的30.00% [5]
上半年营收缩水至2.91亿,逐渐“消失”的海伦司,与越来越多的“喝酒根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