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评论:日本仍难摆脱“广场协议”梦魇
经济日报·2025-09-09 08:02
历史背景与协议性质 - 1985年广场协议通过多边协议推动美元贬值以提升美国经济竞争力并解决巨额贸易逆差 [2] - 2025年美日新贸易协议通过征收关税、强制资本输出和单方面市场开放等更具强制性的举措实现美国目标 [3] - 两次协议均反映美国在经济压力下向盟友转移风险的思路 背景手段及影响存在相似性 [1][4] 汇率与货币政策影响 - 广场协议后日元3年内升值超100% 从1美元兑240日元飙升至120日元 [2] - 日元大幅升值导致日本出口竞争力骤降且制造业利润大幅缩水 [2] - 日本央行为对冲升值冲击实施超宽松货币政策 将贴现率降至2.5% 引发资本涌入股市房地产催生经济泡沫 [2] 产业与贸易冲击 - 新协议要求日本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 其中90%利润归美方 投资集中于能源军工等指定领域 [3] - 日本被迫向美国开放农产品市场 取消大米牛肉等关键商品进口配额限制 [3] - 美国对日本汽车关税从2.5%升至15% 作为经济命脉的汽车业将遭受严重冲击 [4] 资本流动与经济结构 - 强制性投资将抽离日本本土产业复兴所需资本 加剧产业空心化 [4] - 企业为规避关税可能加速向美国转移产能 导致本土产业链断裂和高附加值岗位消失 [4] - 农产品市场开放冲击日本农业根基 资本外流就业受压及财政困境可能引发更严峻长期问题 [4] 结构性矛盾与主权让渡 - 日本安全依赖与经济主权间的结构性矛盾使其在谈判中缺乏自主权和议价能力 [4] - 深度嵌入美国同盟体系的经济体需在主权让渡与维护间寻求平衡 日本经历表明做美国盟友具有致命风险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