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02亿元,同比增长10.8%,全按药品销售口径计算为46.70亿元,同比增长8.9% [1][2] - 2025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9.32亿元,同比增长3.1%,每股基本盈利0.39元,同比增长4.2% [1] - 公司计划按40%利润派息,每股中期派息0.1555元,同比增长3.2% [1] - 预计2025-2027年实现营业收入83.1亿元、94.8亿元、113.5亿元,同比增长11%、14%、20% [1] - 预计2025-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6.7亿元、18.9亿元、25.3亿元,同比增长3%、13%、34% [1] 业务分线表现 - 心脑血管业务实现销售22.2亿元,同比增长6%,结束此前下滑趋势 [2] - 消化和自免业务实现营收14.1亿元,同比增长4.9%,亿活、慷彼申等独家品种持续贡献稳定收入 [2] - 皮肤健康业务(德镁医药)实现销售5.0亿元,同比增长104%,喜辽妥、益路取等产品放量明显 [2] - 眼科业务实现营收3.6亿元,同比增长17% [2] - 三款集采品种(波依定、黛力新、优思弗)按药品收入口径销售额较2022年峰值保留约50%,其中优思弗等产品销售数量已恢复至集采前水平 [2] - 主要独家品种及创新品种加速放量,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29亿元,同比增长20.6% [2] 创新药研发进展 - 公司推动5款创新药步入商业化,3款处于NDA阶段,20余款自研品种有序推进 [1] - 2023年至今已有维图可、美泰彤、维福瑞、莱芙兰以及益路取五款创新药获批上市 [3] - 布局约40款创新管线产品,用于肾性贫血的德昔度司他片、用于白癜风的芦可替尼乳膏以及用于阿尔兹海默症的ZUNVEYL正处于NDA审评阶段 [3] - 芦可替尼乳膏已进入药学审评最后阶段,预计2025年下半年获批,目前公司已启动第一批商业批生产,博鳌先行先试以来超6000名患者先行就诊,大湾区17家医院已引进,目前销售额已经过亿 [3] - Y3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已完成III期临床,二期数据显示40mg剂量组神经功能恢复显著优于对照组 [4] - ABP671(治疗痛风/高尿酸血症)作为URAT1抑制剂,二期数据显示2mg剂量可使血尿酸降至6mg/dL以下,疗效优于苯溴马隆或非布司他80mg剂量,目前已进入临床III期 [4] - MG-K10(治疗哮喘/季节性过敏性鼻炎)作为中国首个长效IL-4Rα单抗(Q4W),AD适应症16周数据已完成,2025年下半年有望提交NDA [4] 皮肤健康业务发展 - 德镁医药已成长为皮肤健康细分领域龙头,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04% [1][5] - 德镁医药分拆上市工作有序推进,分拆方案采用实物分配形式,不涉及融资,上市前德镁医药ESOP平台股权比例约9.2%,康哲药业持股90.8% [5] - 2024年中国皮肤病治疗与护理市场规模为899亿元,预计将以10.4%的CAGR增长至2035年的2671亿元 [5] - 德镁医药在中国创新药企业中皮肤疾病适应症覆盖数量、皮肤处方药收入均排名第一,拥有650人专业销售团队,覆盖超过一万家医院及十万家线下药房 [5] - 皮肤处方药中益路取、喜辽妥以及安束喜均为已上市产品,芦可替尼乳膏处于NDA阶段 [6] - 在研管线包括MG-K10、povorcitinib(JAK1抑制剂)、CMSD001(自研TYK2靶点产品)等品种 [6] 未来展望 - 2025年下半年公司将迎来多款重磅产品商业化与业务分拆的关键节点 [7] - 芦可替尼乳膏(白癜风适应症)有望25H2获批上市,德昔度司他片(肾性贫血)NDA同步推进 [7] - 独家产品/创新药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7] - 德镁医药分拆上市工作将按计划推进,分拆后其作为皮肤健康龙头的独立估值价值有望释放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