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造假行为 - 2018年至2021年期间通过虚构业务合同、提前或延后确认收入等方式虚增营业收入6283.14万元、虚增利润3186.59万元 [1][3] - 具体年度虚增情况:2018年虚增营收2017.30万元及利润1046.43万元、2019年虚增营收961.70万元及利润814.86万元、2020年虚增营收1497.61万元及利润737.48万元、2021年虚增营收1806.53万元及利润587.82万元 [3] - 造假行为导致2018年至2021年年度报告及公开发行说明书存在虚假记载 [3] 行政处罚结果 - 公司及五名时任高管合计被罚3550万元 [1][5] - 公司被责令改正并警告 处以900万元罚款 [1][4] - 实控人戴福昊被警告并罚款1150万元 其中作为主管人员罚450万元 作为实控人罚700万元 并处10年市场禁入 [1][4] - 原共同控制人崔振英被警告并罚款700万元 其中作为主管人员罚400万元 作为实控人罚300万元 并处7年市场禁入 [4] - 时任财务总监姬海燕、董事赵庚飞、副总经理李刚分别被罚300万元、250万元、250万元 [4] 公司财务状况 - 截至2025年6月末资产总额1.93亿元 负债率52.88% 货币资金仅1909.8万元 [2][8] - 900万元罚款占货币资金比例超过47% [2][8] - 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累计亏损2.6亿元 扣非净利润累计亏损2.65亿元 [1][8] 上市后业绩表现 - 2021年上市后业绩持续恶化 2022年即陷入亏损 [1][7] - 2021年至2024年营收从5.67亿元降至2.07亿元 净利润从2617.2万元转为连续三年亏损 2022年亏4650.22万元、2023年亏1.28亿元、2024年亏7194.41万元 [7] - 2025年上半年营收3720.12万元 同比下降78.66% 净利润亏损1438.61万元 同比增亏50.84% [7] 历史信披违规记录 - 2023年2月因实控人占用资金7349.39万元被出具警示函 [9] - 2023年3月因在2022年多期报告中挪用占用款项至应收账款等科目 被北交所通报批评 [9] - 2024年5月因会计差错更正调减营收3225.17万元及净利润2296.83万元 构成信披违规 再遭通报批评 [9] 公司背景 - 2008年成立 2011年新三板挂牌 2021年11月作为精选层存量企业平移至北交所上市 [6] - 主营业务为数智化场景解决方案 融合数字显示、虚拟现实、声学及人工智能技术 [6]
同辉信息财报造假与五高管被罚3550万 三年半累亏2.6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