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拟修改网安法 智能驾驶如何系好网络“安全带”
中国经营报·2025-09-09 22:58
那么,智能辅助驾驶为何设计大量数据采集的问题?在AI时代个人隐私是否真的没有任何保护措施? 企业在生产运营过程中如何规避此类法律风险? 人工智能与数据采集存在必然联系 "不仅是智能辅助驾驶,所有的人工智能产品均面临大量采集数据,特别是个人信息的问题,这类产 品'没有数据就无法研发,没有数据就无法运行'。"北京市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律师刘旭龙在接受记者 采访时表示。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深度开发,带动各个行业向数字化、网联化、智能化发展,网络安全日益受到 关注。 9月8日,网络安全法修正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据悉,此次修改坚持问题导向,重点 强化网络安全法律责任;坚持体系化衔接,加强与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行政处罚法等相关法 律有机衔接;坚持分类施策,科学设置网络运行安全、网络信息安全等不同类型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尤其在智能驾驶领域,系统采集大量使用者的个人信息,各类传感器不断 采集地理信息和空间数据。智驾网络安全涉及车载系统、通信链路、数据传输等多个方面。 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小包公.法律AI创始人王燕玲认为,智能辅助驾驶技术在实现环境感知、路 径规划与自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