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刚子”背后有刚需(有事说事)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09-10 06:13
图为学生在"人大刚子"的评论区就人大苏州校区的建设留 言,得到了及时回复。 9月6日,"人大刚子"在小红书"横空出世",开号几天后,"刚子"已吸粉6万。账号主人中国人民大学党 委书记张东刚以"拜见各位最可爱的同学们"开场,在评论区回应学生关切。 从食堂水果到博士生待遇,从班车时间到教学楼建设……"刚子"的评论区像个许愿池,读来不禁莞尔 ——学生表达诉求,是否全部满足姑且不论,这些需求能够以最直接的方式"被看见",本身也是一份尊 重。 张东刚的这一创新举措,不仅引发了网络热议,更折射出高校治理数字化转型的深层变革。当校领导以 平等、真诚的姿态融入学生的社交媒体世界,更具网感的管理方式正契合着Z世代扁平化的表达需求。 过去,学生提建议,多数要经过意见箱、校长信箱等层层向上的"公文旅行"。而今,一条动态、一 句"建议",几分钟便能得到回应。比如,有学生在线留言,反映博士生待遇问题。仅仅过去4分钟,"刚 子"迅速给出回应:"告诉同学们,今天下午我组织有关部门专题进行研究,敬请期待!"有学生提出通 州校区食堂能否增加新鲜面点和水果,第二天食堂就多了水果摊位。这种"即提即答、即知即办"的办事 风格与治理效率,迅速赢得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