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下一课,我们相约十年后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09-10 06:13

河北平山北冶小学的六年级教室,今天格外安静。 推开门,讲台上粉笔盒齐齐整整,讲台下,30双眼睛明亮澄澈。转身,黑板上孩子们手绘的向日葵簇拥 着一行字:"宋老师,毕业快乐!"心头一怔,继而暖意漾开。是的,今天,我也要"毕业"了。 待孩子们写完,我从电脑里翻出最初一课给孩子们播放过的中国人民大学朱锐老师"毕业致辞"的视频。 温厚的声音在教室再次回荡:"无论在中心还是在边缘,是高还是低,是大还是小,希望大家都可以找 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并凭借你的善良、智慧和坚韧不拔,使那片天空因你而灿烂、因你而闪 烁。"此刻重温这哲思寄语,愿孩子们在毕业之际,更深层地理解这背后蕴藏的精神力量。 课堂的高潮在操场兑现——学期初承诺的"水火箭"发射实验。孩子们欢呼着奔向操场,调试水量、检查 气压、安装降落伞……专注与兴奋写在每个步骤里。"三、二、一,发射!"口令声中,水火箭呼啸着刺 破山间寂静,直冲云霄,承载梦想的卡片随之升腾。降落伞在空中绽放,如朵朵承载希望的云。无人机 盘旋,记录下这跃动的轨迹。 这座藏在太行山深处的学校,是中央和国家机关第27批青年支教帮扶队耕耘了一年的地方。这堂课结 束,孩子们将告别小学,走向山外的中学;而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