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华海运政策 -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公布针对中国船舶的阶梯式进港费方案,自2025年10月起实施 [3] - 收费方案具体为:中资运营船舶按净吨计算,初始每吨50美元,2028年增至140美元;中国制造但非中资运营的船舶按集装箱个数收费,初始每箱120美元,2028年升至250美元,每船每年最高支付5次 [3] - 设立奖励机制,船公司购买美国新造船可享受最长三年费用豁免,意图打压中国航运并重振美国造船业 [5] - 一艘中型集装箱船(约6.5万净吨)单次赴美成本可能骤增数百万人民币 [5] 中国航运企业应对策略 - 中资企业启动航线重构,暂停至少六条亚洲-美西的周班航线 [6] - 将部分船舶运力调整至欧洲、拉美、中东和区域内市场 [6] - 灵活利用墨西哥、牙买加、巴拿马等第三地中转枢纽进行换船转运,以规避直接靠港限制 [6] - 航线调整导致物流时效略有延长,但综合成本仍远低于支付高额进港费 [8] - 为规避认定风险,部分船东采取降低中资持股比例、将船舶重新登记于非中式资本实体等措施 [8] 中国对美国产品的反制措施 - 中国商务部宣布对美国G.654.E光纤产品征收反规避税,税率最高达78.2%,涉及康宁、德拉克等企业 [10] - 反制措施实施期至2028年4月,在时间上匹配美国港口的收费节奏 [10] - 该产品属新一代通信关键材料,反制传递出中国在高端制造规则层面不退让的姿态 [12] 全球航运与贸易格局演变 - 全球航运网络正经历剧烈洗牌,产业链面临重构 [1] - 全球贸易路线正从“美国中心”向“多极联动”转变,变得更分散且更具韧性 [8][12] - 中国加速投资拉美、西亚、非洲等地区的港口与物流节点 [8] - 新兴市场的港口合作、RCEP以及“一带一路”物流网络的扩展,为中国提供更多底牌 [14] - 一场费用战正倒逼全球海运资产进行所有权重组,推动行业“去身份化” [9]
中美海运对决升级!美国征收高额港口费之后,中国征收78.2%关税!
搜狐财经·2025-09-10 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