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疗也要强基!国务院发文推动医保报销待遇向基层医院倾斜
第一财经·2025-09-10 21:03

政策核心目标 - 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核心目标是破解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薄弱问题,通过“三医”联动和优质资源下沉,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1] - 总体目标为到2027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布局更加合理,力争居民15分钟可达最近医疗服务点,到2030年县级及以下医疗卫生机构服务量占比持续提高,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2] 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 全面建立国家、省、市、县、乡五级巡回医疗制度,实现巡回医疗在医疗资源薄弱县全覆盖 [1][4] - 推动二、三级公立医院预留部分号源优先向本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放 [1][4] - 到2030年,常住人口5万以上的县区普遍具备开展白内障手术、血液透析能力,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服务能力标准的比例保持在95%以上 [3] 服务优化与重点人群管理 - 强化孕产妇、0—6岁儿童、65岁以上老年人以及高血压、2型糖尿病、慢阻肺病患者等重点人群系统连续服务 [2] - 到2030年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基层规范管理服务率达到70%以上,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和肺结核患者随访管理 [2] - 加快在紧密型医联体设立专兼职疾控监督员,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纳入传染病监测网络,到2030年陆路边境口岸所在县区基层机构全部纳入 [3] 医保支付与价格改革 - 推动医保报销待遇向基层倾斜,不同级别医疗机构间报销比例普遍拉开5-10个百分点 [5] - 推进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支付比例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倾斜,推进统筹地区内“同病同付” [5] - 按程序动态调整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价格,将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管理 [5] 财政投入与机构收入 - 落实政府对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投入保障责任,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倾斜力度 [6] - 引导规范社会办医疗卫生机构参与承接政府购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3] - 2023年全国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收入超过1400亿元,较上年增长15% [5] 人才与技术支持 - 鼓励身体状况良好的退休医务人员通过多种方式为基层和医疗资源薄弱地区提供服务 [4] - 推广放射、心电、病理等医学影像和图形智能辅助诊断应用,探索医学人工智能辅助诊疗基层应用 [4] - 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政策,合理核定绩效工资总量和水平,支持县域医共体完善薪酬分配政策 [5] 药品与机制保障 - 健全县乡村用药衔接联动机制,动态调整乡村两级用药品种,适应群众需求 [1][3] - 建立公立医院编制动态调整机制,突出保基本、保重点、保运行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