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转型总体成就 - "十四五"期间非化石能源消费目标将超额完成 终端用能电能比重已达30%左右 能源投资年破万亿元 [1] - 2024年全国发电量超10万亿千瓦时 国内能源生产总量折合约50亿吨标准煤 [2] - "十四五"前四年能源消费增量达到"十三五"五年增量的1.5倍 [2] -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由40%提升至60%左右 构建全球最大可再生能源体系 [3] - 2024年单位GDP能耗比"十三五"末下降11.6% 为全球能耗强度下降最快国家之一 [3] - 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去年达19.8% 预期今年超额完成20%目标 [3] 碳达峰实施路径 - "十五五"期间有望提前实现碳达峰 需严格限制煤炭消费增长 [3][4] - 煤炭 石油 天然气要在"十五五"期间实现梯次达峰 中长期持续大幅降低 [4] - 实现碳中和时年用电量预计17-20万亿千瓦时 需开发近5亿千瓦水电 30亿千瓦以上风电 50亿千瓦以上光伏发电 3-5亿千瓦核电 [6] - 每年需新增风电1-2亿千瓦 光伏2-3亿千瓦 风光合计4亿千瓦以上 [6] - 电力系统要提前实现零碳化 一次能源和终端能源都高度电气化 [5] 重点领域电气化进程 - 交通运输电动化促使成品油消费量提前达峰 [6] - 民用供热系统从煤和天然气集中供热转向分散式电采暖 民用炊事用能电气化开始推广电火灶产品 [7] - 城乡屋顶光伏发电发展潜力达近30亿千瓦 [7] - 以绿氢和生物质能为基础的零碳合成化工和零碳燃油预计2040年后逐步替代现有油气化工 [6]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 电网平衡调度面临巨大挑战 光伏作为装机增长主力在午间高峰 夜间归零具有波动性 [8] - 新型电力系统要以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展为核心 通过储能技术将间歇性新能源电力转化为可调度电源 [9] - 需构建多层次 相对分散化的新型电力系统 通过发电权交易 分时电价等机制引导电源公平竞争 [9] - 电力市场机制需重新审视公平性与效率平衡 允许不同电源在同一平台竞争 [10] 储能发展与应用 - 截至今年上半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约9500万千瓦 5年增长近30倍 [13] - 要大力推动大规模化学储能在电力系统的应用 储能将成为零碳电力的基本构成之一 [13] - 需建立相应体制机制促进储能并网应用 特别鼓励新能源发电企业自建储能设施 [13] - 未来要推动发电方为主的储能建设 形成多层级储能体系 [13] 电力系统改革方向 - 原有以煤电为基础的大基地 远距离输电为重心的电网发展模式需要调整 [12] - 重点应做好一年4亿千瓦以上的风光新能源建设服务 [12] - 需构建新型电力运行和调度系统 深化电力体制改革 [12] - 不能将消纳压力全部压给电网系统 需通过系统性变革实现转型与安全平衡 [12]
专访周大地:“十五五”新型电力系统重塑 新能源与储能迎新机遇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9-10 2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