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AI+”消除新能源“成长的烦恼”
证券日报·2025-09-11 00:20
■李婷 我国电网正从传统"源随荷动"模式向"源网荷储互动"新模式转型,AI正是这一转型的"智慧大脑",它打 破传统电力系统时空壁垒,通过多主体协同优化提升绿电消纳能力,这正好与《意见》中"提升负荷侧 群控优化和动态响应能力"的要求相契合。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今年以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增装机2.83亿千瓦,总装机达到 21.71亿千瓦,占全国电力总装机容量的近六成;可再生能源发电量2.18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2%, 接近全国总发电量的四成。 全球能源转型加速,绿电消纳成为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的关键瓶颈。部分地区消纳与调节难题凸显, 折射出绿电增长与消纳能力不匹配的矛盾,成为新能源产业"成长的烦恼"。当前,产业亟须通过提升电 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绿电适配水平,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在此背景下,9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 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能源领域人工智能发展的分阶段目标,明确到2027年,能源与 人工智能融合创新体系初步构建。 笔者认为,《意见》的出台从技术与制度双维度为绿电消纳破题,既聚焦AI在风光出力预测、跨区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