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创投何建军:机器人未必非得像“人”,重要的是实现智能化功能
机器人行业发展现状 - 机器人行业仍处于发展早期 存在概念炒作现象 行业发展需要从实际场景出发 通过持续运营推动技术迭代[1] - 机器人研发应当紧密结合具体场景 而非空谈宏大概念 人形只是一个理想化的方向 并非每个企业都必须做机器人[1] - 当前最需要的是能够在特定场景中实现智能化功能 替代部分人工劳动的智能装备[1] 机器人应用场景实践 - 巡逻机器人可检查车辆是否违停 价格对标同类人工月薪 无需社保开支和提供住宿[2] - 与物业管理公司有较多合作 覆盖防火 保洁 巡逻等不同场景[2] - 机器人运营公司采用租赁模式 降低客户使用门槛 同时积累真实场景数据[1] 技术挑战与市场障碍 - 最大障碍是产品场景适用性不够 经常出现运行故障 厂家不能及时提供维修服务[1] - 初期客户反馈使用体验差 机器用几天就停摆 维修周期长[1] - 家用机器人面临场景复杂 数据积累不足的挑战 例如洗衣服涵盖操作洗衣机 取衣 晾衣 收衣等多个环节[2] 行业发展时间表 - 巡逻 保洁等简单场景预计三年内可实现无人化运营[2] - 家庭养老服务等复杂场景可能需要五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成熟[2] 投资参与方式 - 行业存在较高技术与应用门槛 普通个人难以直接介入[2] - 一般投资者更适合通过股票等方式间接参与机器人行业[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