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钟一篇论文」的时代终结?全球高校开启AI作业“猎杀模式”:凌晨2:08的粘贴记录都逃不掉
36氪·2025-09-10 17:38
AI检测工具市场发展 - AI作业检测工具快速崛起,能够精准识别文本生成轨迹,包括粘贴记录、时间戳还原和模型溯源等功能 [2] - 检测工具普及速度极快,Google Docs已内置检测功能,Originality.ai可同时判定AI生成和抄袭分数,Copyleaks宣称实时检测准确率达99% [3] - 检测工具已广泛集成至Chrome插件、Google Workspace和学习平台,大多数提交的论文和作业都会经过检测 [3] AI人类化服务兴起 - 为规避检测,AI Humanizer服务形成灰色产业链,通过重写AI生成内容使其更接近人类写作风格 [4] - 服务内容包括自动加入拼写错误和冗余词语模拟真实水平,或训练AI模仿个人语气和语言习惯 [4] - 但这类方式可能难以长期有效,因为检测工具越来越关注文本生成轨迹,大段瞬间成稿会触发警报 [4] 学术应用现状 - 美国超过一半的学生在某种程度上使用生成式AI完成作业或考试,AI已成为年轻一代的标配工具 [2] - 教育机构面临两难境地:一方面需要维护学术诚信,另一方面担心过度检测可能误伤正常写作 [7] - 教育专家建议高校不应简单禁止AI,而应探索合理融入学习,允许在资料收集和语言润色阶段使用,但要求核心思路和结论由学生完成并注明使用情况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