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长舒一口气
虎嗅·2025-09-11 06:38
奇瑞汽车的历史可追溯到1997年3月成立的安徽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奇瑞前身)。1999年5月,第一台发动机下线;同年12月,第一辆轿车(风云)下线。 2001年,安徽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将20%的股权(估值3.5亿)无偿划转给上汽集团,更名为"上汽奇瑞",由此获得造车资质。上汽不投一分钱、不参与管 理、不承担风险、不参与分红,但奇瑞可"借用"上汽销售渠道和维修网络。 有了资质、借上汽光环、价格亲民,奇瑞东方之子、QQ等国民神车相继问世。上汽没从奇瑞热销中得到任何好处,欲增资做"真股东"又被拒,2003年上汽 返还股份,双方不欢而散。 2004年,奇瑞试图借壳上市,因"股权关系复杂"未获成功。 2007年,奇瑞成为累计销量突破100万辆的第一家自主品牌。 2016年,奇瑞新能源借壳未果。 2018年-2020年,奇瑞在亏损与微利间挣扎,不满足A股、港股对主板公司稳定盈利的要求。 2025年2月28日,奇瑞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但到8月28日仍未通过聆讯,申请面临过期(港交所要求财报截止日期不得早于刊发日期前6个月)。不是香 港资本市场对这桩募集规模15亿-20亿美元的IPO缺乏热情,而是奇瑞直到8月27日才拿到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