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8月CPI同比下降0.4%但核心CPI同比上涨0.9%连续四个月扩大 反映经济结构性分化和新动能成长 [1][2] - PPI同比降幅收窄0.7个百分点且环比由降转平 显示工业领域供需改善和价格修复趋势 [3] - 服务消费和升级类商品需求稳健复苏 工业领域传统行业供给优化与新兴领域需求扩张并存 [1][2][3] 消费价格指数(CPI)表现 - 整体CPI同比下降0.4% 主要受食品价格同比下降4.3%拖累 其中猪肉/鲜菜/鸡蛋价格同比降幅达两位数 [1] - 核心CPI(扣除食品和能源)同比上涨0.9% 涨幅连续四个月扩大 反映内需持续复苏 [2] - 服务消费价格稳步上涨 医疗/教育/旅游等服务价格涨幅扩大 金饰品/铂金饰品/家用器具等升级类商品价格显著上涨 [2] - 工业消费品价格同比下降1% 但扣除能源后实际上涨1.5%且涨幅扩大0.3个百分点 [2] 生产价格指数(PPI)表现 - PPI环比由降转平 结束连续8个月下行趋势 同比降幅显著收窄0.7个百分点 [3] - 煤炭/钢铁等传统原材料行业价格环比由降转升 因产能治理措施改善供需格局和企业竞争秩序 [3] - 高技术产业和绿色行业价格同比上涨 包括集成电路封装测试/船舶制造/通信系统设备/环保装备制造等领域 [3] - 升级类消费需求拉动工艺美术/运动用球类/专项运动器材/乐器制造等消费品价格同比上涨 [3] 经济结构特征 - 食品价格波动主要体现供给侧保障能力增强而非需求萎缩 受季节性和天气因素影响且后续拖累可能减弱 [1] - 能源价格下行影响消费品价格 但燃油小汽车等部分重要消费品价格同比降幅已出现收窄 [2] - 经济呈现"传统领域供给优化、新兴领域需求扩张"的结构性特征 反映新旧动能加速转换进程 [4]
以扩内需和产能治理带动价格修复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9-11 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