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盲卡消费回归理性
经济日报·2025-09-11 08:07
行业市场规模与增长 - 中国集换式卡牌市场规模在过去5年间从28亿元增长至263亿元 [1] - 盲卡产品融合了“谷子”(IP周边商品)的属性和盲盒的“未知惊喜”卖点,在新生代消费群体中快速走红 [1] - 行业增长反映了消费需求从“实用”到“情绪价值”的转变 [1] 产品属性与消费驱动力 - 盲卡以游戏、动漫等IP为主题,具备娱乐和社交属性,受到青少年追捧 [1] - 商业链条通过随机奖励机制制造期待感,精准捕捉青少年心理特点 [1] - “谷子经济”催生了新的消费热潮,泛指漫画、动画、游戏等版权作品的衍生周边商品 [1] 行业监管现状与挑战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盲盒经营行为规范指引(试行)》规定不得向未满8周岁未成年人销售盲盒,向8周岁及以上未成年人销售需取得监护人同意 [2] - 该指引为规范性文件,未规定相应处罚,导致实际经营中身份核验环节几乎未落实 [2] - 少数商家存在通过话术诱导消费、模糊概率、虚构稀缺等行为 [2] 行业规范发展路径 - 经营者应避免以珍藏、稀有、限量等名义诱导未成年人冲动消费,并为消费争议提供便利解决途径 [2] - 监管部门需完善规范,要求生产企业公开卡牌设计规则,强化概率公示和年龄核验等合规要求 [2] - 应加强对网络平台和中小学周边商铺的监管,以净化消费环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