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引导盲卡消费回归理性
经济日报·2025-09-11 08:07

柳 文 盲卡热背后,一方面蕴藏着新生代对优秀动漫、动画等文化作品的认同,折射出从"实用"到"情绪 价值"的消费需求转变;另一方面,这些精心设计的商业链条,精准捕捉青少年心理特点,通过随机奖 励制造期待感,诱发非理性消费,也需警惕。 客观来说,盲卡成瘾现象与未成年人好奇心强、自制力弱、渴望得到认同等心理特点有关,规范管 理、合理引导不够也是重要原因。市场监管总局印发的《盲盒经营行为规范指引(试行)》规定,盲盒经 营者不得向未满8周岁未成年人销售盲盒;向8周岁及以上未成年人销售盲盒商品,应当依法确认已取得 相关监护人的同意。但这只是一个规范性指导文件,并未规定相应处罚,实际经营中几乎没有落实身份 核验。少数商家更是通过话术诱导消费、模糊概率、虚构稀缺等行为,让一些青少年"根本停不下来"。 这些诱导消费的行为,应得到有效治理。 规范盲卡市场,引导消费回归理性,需要多管齐下协同发力。经营者不应以珍藏、稀有、限量等名 义诱导未成年人冲动消费,并在解决消费争议方面提供便利。监管部门应完善相应规范,要求生产企业 公开卡牌设计规则,强化概率公示、年龄核验等合规要求,还要加强对网络平台和中小学周边商铺的监 管,进一步净化消费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