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表现 - 地区生产总值实现转折性变化 经济总量稳居全国城市前十 中部城市第一 每年跃升一个千亿台阶 [1] - 2025年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 规模与增速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均排名第5位 [1] - 十四五前四年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67万亿元 年均增速达7.1% [2] 产业发展与转型 - 发展动力向创新驱动转变 2024年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1.65万家 实现三年翻番 [1] - 2024年数字经济规模占GDP比重达50% 近三年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 [1] - 工业发展迈入五新阶段 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5070亿元 居副省级城市第四 [2] - 制造业和软件对全市税收贡献超四成 工业投资总量突破2000亿元 占全市投资比重接近1/4 [2] - 今年1—7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5.4% 工业投资增速11.1% 连续19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2] 内外需与贸易格局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速从十三五期间的3.0%提升至十四五期间的8.8% [1] - 2024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4033.5亿元 年均增速为10.7% [1] 区域发展与产业体系 - 武汉经开区培育形成以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为核心的135现代产业体系 新能源汽车产能占比持续提升 [2] - 武昌区打造现代服务业体系 去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92% 近千家数字经济企业激活新兴服务业 [3] - 汉阳区九州医药供应链平台交易金额突破270亿元 带动全区大健康产业规模迈上2000亿元台阶 [3] - 东湖高新区形成以光电子信息 生命健康为主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 去年高新技术企业达5850家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72家 [3] 城市发展模式转变 - 发展模式向存量提质增效转变 全市建成区50%以上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标准 [2] - 发展理念向绿色低碳转变 中碳登碳市场成交量居全国首位 [2]
武汉GDP每年跃升一个千亿台阶
长江日报·2025-09-11 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