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理念的演变 - 当前行业正经历从“代码开源”向“资源开源”的革命性转变,2025年开源成为AI竞争的关键变量 [2][4] - 开放理念是技术突破的关键变量,从互联网时代的代码开源到AI时代的资源开源,其重要性一脉相承 [3][6] - 开源概念在1998年4月被一批极客固化下来,并开创了互联网时代,Netscape浏览器的开源是那个时代的“分水岭” [6] AI开源的关键事件与影响 - 2025年1月31日,通义千问、DeepSeek等模型的开源引发行业震动 [5] - OpenAI创始人山姆·奥特曼在模型开源前夕表示“OpenAI站在了历史的错误一边”,这被视作一个历史性的选择 [5] - 2025年1月13日美国公布的AI出口管制令明确对“闭源”模型权重进行管制,但专门强调“开源”权重不在管制之列 [5] AI发展的理论基础与资源重要性 - AI发展存在两种重要方法:逻辑驱动的方法和受生物学神经元启发的方法,后者引入了“权重”概念 [7][8] - 图灵在1948年提出,受神经元启发的“连接”数量足够多时就会产生智能 [8] - 2012年人脸识别时代的开启以及2017年Transformer与Tokenization技术的突破,使得数据、模型与算力的规模呈指数级增长 [10] - 当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资源变得至关重要,模型权重的开放本质上是数据资源和计算资源的开放 [11] 太空探索与AI计算的结合 - 2025年5月14日,12颗三体计算星座卫星成功发射,首次将完整的8B AI模型算力送上太空,并实现卫星间的互通互联 [13] - 该星座计划向全球开放每一颗卫星,长远目标是将卫星送至距离地球和太阳各1.5亿公里的太阳轨道拉格朗日L5点 [15] - 将AI和算力送入太空被视为人类真正走出地球、前往火星探索路上不可或缺的陪伴,是未来10到20年最激动人心的方向 [16] - “三体计算星座”旨在解决多主体协同问题,期望在开放资源的情况下,有无数主体共同完成星座并分享太空 [14]
王坚:开放始终是技术突破的关键变量
华尔街见闻·2025-09-11 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