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70家创新药上市公司,3家靠自身造血盈利
36氪·2025-09-11 17:08

行业整体盈利状况 - 2025年上半年70家港股18A及科创板上市创新药企中55家仍处于亏损状态 占比79% [1][2] - 15家企业实现盈利 其中6家为首度扭亏为盈 包括百济神州和信达生物等头部企业 [1] - 仅3家企业真正依靠创新药销售实现盈利 其余盈利企业依赖生物类似药销售或授权许可收入 [1][8][9] 企业商业化进展 - 55家未盈利企业中有28家已拥有商业化创新药产品 其中21家企业营收主要来自创新药销售 [2][3] - 2018-2019年上市企业盈利比例达58% 2020年后上市企业盈利比例显著降低 [2] - 整体已有商业化创新药企业占比53% 2022年及之前上市企业多数已具备商业化产品 [2][3] 盈利模式分析 - 百济神州上半年营收175.18亿元 创新药销售占比超99% 其中泽布替尼销售额125.27亿元(海外占比90.6%)[7][14] - 信达生物营收59.53亿元 创新药销售占比87.9% 主要依赖中国市场(占比88.76%)[7][15] - 非创新药销售盈利路径包括:生物类似药(复宏汉霖生物类似药收入18.62亿元占比66%)、授权许可(和铂医药许可收入9370万美元占比92.7%)、模式动物销售(百奥赛图占比44.2%)[7][9][11] 头部企业表现 - 百济神州归母净利润6.843亿元(去年同期亏损28.77亿元) 泽布替尼海外销售额113.35亿元同比增长56.2% [7][14] - 信达生物归母净利润8.343亿元 产品收入52.34亿元同比增长37.3% [7][15] - 艾力斯凭借伏美替尼实现营收23.73亿元 创新药销售占比超99% [7][9] 医保目录影响 - 康方生物卡度尼利单抗和依沃西单抗进入医保后销售额同比增长49.2% 但上半年亏损扩大至5.7亿元 [4] - 云顶新耀IgA肾病药物进入医保后预计全年销售额达12-14亿元 上半年亏损收窄至2.498亿元 [5] - 基石药业为申报医保调整药品价格 导致上半年药品收入同比减少80.5%至2.54亿元 [5] 研发投入与风险案例 - 康方生物研发投入7.31亿元 超过营收半数(14.02亿元)[4] - 歌礼制药曾推出两款丙肝创新药(2018年达诺瑞韦销售收入7230万元) 后因市场竞争失利 2025年上半年营收仅108.1万元(主要来自研发服务)[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