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特朗普或对中国药品“动刀”,A股H股医药板块走低
36氪·2025-09-11 17:53

资本市场反应 - 9月11日A股和H股创新药概念股集体下跌 涉及百济神州 益方生物 新诺威 华海药业 微芯生物 荣昌生物 药明康德等多只个股 [1] - 美国当地时间9月10日在美上市中国创新药企股价下跌 包括百济神州 再鼎医药 I-Mab 天演药业 传奇生物等 [1] 政策背景与内容 - 特朗普政府正研议行政命令 拟严格限制来自中国的实验性药物与临床数据 以应对中国生物科技崛起对美国产业的威胁 [1] - 行政令草案提出两项措施:美国制药公司从中国药企收购药物权益的交易需接受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的"强制性审查" 以及要求FDA进行更严格审查并收取更高费用 阻止依赖中国患者临床试验数据 [2] 潜在影响分析 - 若政策落地 中国药企与美国大型制药公司之间的授权合作(License-out)可能面临更高壁垒 导致交易成本增加 审批周期延长 不确定性大增 [2] - 跨国药企(MNC)的收购意愿和出价可能会降低 影响中国创新药企回笼研发资金和价值实现的重要方式 [2] - 政策可能对美国制药业造成冲击 美国大型制药公司依赖中国研发的创新药物充实研发管线 政策可能导致其研发成本上升 供应链中断 延迟新药上市并推高药品价格 [3] - 政策是地缘政治风险首次冲击国内创新药企依托"低成本研发+海外授权"模式实现快速发展的潜在可能 [4] 行业现状与数据 - 2024年中国首次批准93种创新药创十年新高 其中42%为国产创新药 [4] - 2024年中国在全球首次获批创新药数量占比达到39% 成为全球第二大地区 仅次于美国 [4] - 2024年中国在世界卫生组织ICTRP平台登记的临床试验超过7100项 美国登记约6000项 [4][5]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总金额接近660亿美元 赶超2024全年BD交易总额 [5] - 2024年上半年中国药企对MNC的海外授权交易超过70笔 首付款总额近30亿美元 交易总额达531.36亿美元 [5] 企业应对与长期趋势 - 中国创新药企业需要做更扎实的全球临床数据以应对政策变化 坚持原创新药的创新 临床及市场价值延伸 [6] - 尽管面临地缘政治风险 但不会逆转中国创新药出海的整体趋势 中美生物科技合作可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5] - 政策可能倒逼中国企业改善供应链 在全球竞争中获得更大优势 同时可能促使国内出台更多支持性政策 在医保谈判和创新支付体系等方面给予创新药企更多扶持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