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投资大会核心观点 - 大会释放开放合作强信号,围绕全球投资趋势、国际技术合作、高端资源聚合等维度阐释产业协同发展价值 [1] - 发布140个招商合作项目,招商规模达1397.5亿元,并推出20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1][12] 服务贸易发展概况 - 2024年全球服务贸易总额8.7万亿美元,增长9%,占全球贸易总额的26.4% [5] - 2024年中国服务贸易总量为1万亿美元,占全球的1/8,占中国贸易总额的14.6% [5] - 2023年北京服务贸易总额约1300亿美元,占中国服务贸易的1/8,占北京贸易总额的16.4%,较全球占比低10个百分点 [5] - 服务贸易增长迅速且占比高,显示中国及北京服务贸易发展潜力和空间巨大 [6] 北京产业优势与集群 - 北京是全国首个医药健康产业破万亿的城市,也是"人工智能第一城" [7] - 已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科技服务业、医药健康3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和智能制造等7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 [10] - 在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独角兽企业数量方面均居全国各城市首位 [10] - 拥有35所"双一流"高校、145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和69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形成完整创新链条 [10] 政府投资基金支持 - 北京市累计设立8只政府投资基金,总规模达1000亿元 [9] - 截至2025年8月底,8只基金累计完成投决金额256亿元,累计出资约213亿元 [9] - 投资成果包括涌现16家独角兽企业、5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34家连续创业者及其他创业企业 [9] - 吸引社会资本867亿元,是基金实际出资额213亿元的4.08倍 [9] - 北京国管在管基金数量约50只,在管基金总规模约1800亿元,累计投资440余个项目 [11] 企业案例与产业生态 - 跨国药企丹纳赫在华业务规模约30亿美元,有9家工厂,其中3家落地京津冀,看好北京的政策支持和科研人才资源 [8] - 人工智能企业智谱华章源自清华大学,推出政务智能体和"潭柘智空"京西文旅大模型等应用 [8] - 北京国管总资产突破3.5万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33万亿元,实现利润总额420亿元,构建"5+1"基金投资体系 [10] 区域发展与资本对接 - 朝阳、海淀、石景山、通州四个区域进行主题推介,彰显区域特色产业优势 [12] - 投资洽谈环节汇聚政府引导基金管理机构、银行、风投机构等,通过项目路演和一对一洽谈进行精准对接 [13]
2025服贸会|“北京日”成果颇丰:140个招商合作项目发布,规模近1400亿元!
北京商报·2025-09-11 2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