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配方”有多牛?中山鱼塘变身“疗养院”,亩产翻七倍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9-11 23:29

行业概况与区域优势 - 广东是全国水产养殖重要区域 养殖面积与产量稳居前列 中山脆肉鲩为特色产业 年产量稳步增长 产品覆盖国内市场并远销海外[1] - 中山草鱼养殖分类精细化程度高 形成从苗种到成鱼的梯度化生产链条 黄圃供应全国超30%草鱼苗种 阜沙专注养殖2-4斤统鲩为供港主要基地 东升通过蚕豆喂养培育脆肉鲩打造地方特色美食IP[2] 技术创新与养殖突破 - 精准营养配方提升饲料利用效率 智能监测鱼塘水温/溶氧量/生长数据 结合天气水质自动优化投喂方案 高温减少蛋白质投喂量 阴雨增加抗应激营养素[3] - 高密度养殖破解行业痛点 基于水域研究制定科学投苗密度 搭配智能增氧设备与水质调控技术 解决高密度养殖易引发病害难题[5] - 亩产超7000斤成常态 部分区域采用高端膨化料后亩产超8000斤 250亩鱼塘亩均投苗超2500尾实现稳定高产[1][5] 价值提升与产业链优化 - 草鱼通过脆化技术实现价值翻倍 筛选大规格个体进行蚕豆喂养脆化养殖 将普通草鱼转化为售价更高的脆肉鲩 大幅提升流通环节收益[4] - 全链条服务体系覆盖种苗/饲料/动保产品 提供技术指导/市场信息/金融支持 形成从种苗培育到成鱼销售的完整产业链[5] - 饲料成本降低15%-20% 减少残饵对水体污染 实现生态保护与养殖效益协同发展[3] 规模化实践与农户参与 - 养殖户250亩鱼塘实现平均亩产超7000斤 2000亩鱼塘采用高密度养殖方式 打通大草鱼与脆肉鲩养殖链条[1][5] - 数千农户嵌入产业链 用科技降低养殖成本提升收益 科技持续赋能释放更大增收潜力[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