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民生冷暖】新能源汽车充电也能“叫外卖”了
证券时报·2025-09-12 02:08

黄鹤权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破解充电困局,需要构建"场景适配+系统协同"的解决方案。政策层面,不能仅以固定车位作为新能源 指标申请前提,应针对老旧小区推出"电力增容+共享充电桩"组合政策,强制新建小区、公共停车场配 建充电桩,同时将移动充电车纳入城市应急补能体系。市场层面,需打破车企与运营商的数据壁垒,借 鉴高德地图的聚合模式,建立跨品牌、跨平台的智能调度系统——用户无需切换APP,即可实时查看充 电桩状态、预约移动充电服务,减少信息不对称。成本控制上,可推广昆山"光伏+储能+换电"一体化 驿站模式,通过清洁能源降低运营成本,反哺用户形成价格优惠。 用户体验的细节优化同样关键。当前充电流程中,预约超时、支付繁琐、故障报修难等问题,直接影响 使用获得感。车企可优化车载系统,根据剩余电量自动推荐附近充电桩或预约移动充电;运营商需建立 设备巡检机制,将充电桩离线率控制在5%以下;平台应规范电量标注与收费公示,对虚假信息实施惩 戒。北京"点外卖式"充电的优势在于便捷,但需进一步简化下单流程,比如通过车机系统直接发起预 约,无需额外下载APP,让服务真正贴近"外卖式"的即时性与便利性。 新能源汽车普及是实现双碳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