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概述 - 国务院批复在10个地区开展为期2年的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包括北京城市副中心、苏南重点城市、杭甬温、合肥都市圈、福厦泉、郑州市、长株潭、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重庆市、成都市 [1] - 试点预计于2027年完成,具有试点地区范围广、要素领域覆盖全、试点举措任务实、全国示范意义强等特点 [1] 新型要素配置探索 - 试点支持深化探索数据、算力、空域、频谱轨道等新型要素配置方式和价值实现路径,以促进新质生产力培育和发展 [2] - 在合肥都市圈和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等地区部署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建设任务,探索空域、频率等新型要素配置方式 [2] - 国家数据局支持试点地区加强公共数据共享、开放和授权运营,北京城市副中心、杭甬温、郑州等地将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作为重要任务 [2] - 支持试点地区探索数据流通交易新模式,建立数据安全治理体系,北京城市副中心将结合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建设,打造数据流通利用增值协作网络 [3] 传统要素市场化改革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将指导试点地区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促进劳动力和人才有序流动 [4] - 自然资源部支持试点地区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赋予更大的土地资源管理自主权,依据人口存量和变化趋势匹配新增建设用地,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4] - 创新产业用地供应,建立长期租赁、先租赁后出让、弹性年期供应等市场供应体系,支持不同产业用地类型合理转换,探索混合产业用地供给 [4] 金融与技术要素支持 - 中国人民银行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包括持续完善标准制定、金融统计、信息披露等基础建设,促进要素合理流动,增强资本要素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5] -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围绕“建机制、搭平台、优生态、促开放”推进技术市场改革,开展国家层面技术市场专项法规研究,强化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等基础性制度,完善技术确权、定价、交易等标准规范 [5]
10个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落地 为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提供坚强支撑
上海证券报·2025-09-12 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