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框架 -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提出开展六大行动和夯实八大支撑 明确总体要求 发展目标和重点方向 [1] - 政策是继2024年人工智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和2025年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后的进一步深化 [1] 发展目标 - 到2030年新一代智能终端和智能体应用普及率超过90% [2] - 加强人工智能与生物制造 量子科技 第六代移动通信(6G)等领域技术协同创新 [2][4] - 推动技术普惠和成果共享 [2] 重点产业方向 - 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 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 智能机器人 智能家居 智能穿戴等新一代智能终端 [2][4] - 基础电信企业大模型如"九天""星辰""元景"正深入千行百业 [3] - 人工智能与元宇宙 低空飞行 脑机接口等技术融合探索智能产品新形态 [3] 技术基础建设 - 加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打造高质量算网基础设施和大数据集 [4] - 持续推进5G-A 6G 量子通信等技术研发攻关 推动与AI协同创新 [4] - 促进大模型算法 框架等基础性原创性技术突破 [4] 应用场景部署 - 推进AI技术在工业 农业 服务业等领域落地 赋能生产各环节转型升级 [4] - 丰富智能终端推动生活消费"万物智联" [4] - 推进人工智能在政务 安全生产监管 防灾减灾救灾 公共安全预警 社会治安管理 生态环境保护等治理领域应用 [4] 行业挑战 - 面临创新力不足瓶颈 部分核心技术领域尚未实现完全自主可控 [3] - 存在供需不匹配矛盾 供给能力与产业需求间存在错位 [3] - 应用落地最后一公里障碍未完全打破 部分场景技术应用仍停留在试点阶段 [3] 战略意义 - 人工智能成为国际竞争新焦点和经济发展强大引擎 [3] - 有助于加快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5] - 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 民族复兴伟业注入数智力量 [5]
技术与应用双向发力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走深向实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2025-09-12 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