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不逼你选电动,才是中国车的真底气
虎嗅·2025-09-12 07:54

本周,北京刚出的车牌新政,说简单也简单:如果手持蓝牌换了绿牌,哪天想换回燃油车,到车管所递 材料就能办。 这事儿放以前根本不敢想。首都从来是政策最严的地方,外地车进京要办进京证,国五升国六比全国早 大半年。 如今能这么松快,透着股"你怎么舒服怎么来"的洒脱——没有"不买新能源就是不环保"的道德绑架,也 没有"换了就别回头"的霸王条款,像句老俗语: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它去。 这背后是真底气:现在大家买新能源车,早不是被政策推着走,而是打心底觉得"这东西好"。 8年亲历:从为牌照买电动车到为产品买单 2017年,在澎湃跑新闻,我每天睁眼第一件事不是想选题,是珠心算:"今天得写3篇稿,还得想办法凑 满月底流量才行"——那会儿稿费跟稿量挂钩,跟出租车司机交份子钱似的,下午三点要是还没开单, 手心就开始冒冷汗。 有天实在没新闻,刷地方频道时,瞥见北京媒体的豆腐块:"当月新能源汽车牌照已发放 1 万份"。 我当时就嘀咕:只说发了1万,没说全年有多少啊?赶紧翻北京交通委的公告,一查吓一跳:当年新能 源指标总共才6万个,照这速度,国庆节前就得把次年的额度提前用完。 我抱着试试的心态打给相关部门,接电话的工作人员只说:"媒体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