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营经济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 必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政策 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1] - 民营经济贡献了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 在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占比92%以上 是推动科技创新的关键力量[4] - 民营企业90%以上是中小企业 面临融资能力弱(世界银行调查显示40多国中小企业信贷弱势)、抗风险能力弱、数字化转型困难等共性挑战[7] 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内涵和关键 - 发展民营经济是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需鼓励民营企业数量增长、参与国企混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3] - 鼓励民营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承担国家科技攻关任务 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 充分利用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国际创新资源[4] - 鼓励民营经济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实践表明其有助于缩小收入差距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5] 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 通过普惠性税收减免、涉企收费监管、政府采购支持等措施减轻民营企业税费负担 降低经营成本[8] -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发挥民营银行、风险投资、债券等融资渠道作用 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支持科技型民营企业[8] - 支持民营企业专精特新发展 开放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 加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9] 引导民营经济发展的方法和路径 - 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将民营经济发展纳入全国一盘棋规划 基本经济制度写入宪法和党章提供制度保障[11] - 通过国家发展规划和战略明确投资重点 引导民营企业坚守主业、加强自主创新 培育新质生产力[12]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施行 依法保护民营企业权益 规范政府行为 遏制乱收费乱罚款等现象[13] 制度保障与机制建设 - 完善产权制度 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 清理有违公平的法律法规条款[5] - 实施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 保证生产要素平等使用和市场竞争公平 破除垄断[6] - 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统一市场基础制度、基础设施、监管执法和要素资源市场[6]
黄泰岩:发展民营经济的理论内涵和实践导向
经济日报·2025-09-12 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