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银保渠道,挥别“代销”?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9-12 10:09

银保渠道复苏与转型 - 银保渠道收入占比重回50% 上一次超过50%是在15年前的2011年[1][2] - 银保渠道回暖伴随业务质量明显改善 告别趸交短险为主的粗放式增长模式[1][2] 保费增长表现 - 银保市场期交业务同比增长4.8% 头部公司同比增长48.9%远高于行业平均[2] - 头部公司市场份额提升10个百分点 达到三分之一[2] - 五大上市险企银保渠道保费增速亮眼:太保寿险416.6亿元(+82.6%) 新华保险461.92亿元(+65.1%) 中国人寿724.44亿元(+45.7%) 中国平安415.97亿元(+37.5%) 人保寿险531.04亿元(+24.1%)[2] 业务质量提升 - 多家险企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超100%[3] - 新华保险和人保寿险银保渠道价值贡献占比超过50% 成为第一大价值贡献渠道[3] - 长险首年期交保费显著增长:新华保险111.04亿元(+55.4%) 人保寿险152.82亿元(+53.9%) 中国人寿170.32亿元(+34.4%)[3] 政策驱动因素 - "报行合一"政策规范费用结构 要求上报费用率与实际执行完全一致[4] - 长期期交产品手续费形成统一标准:三年期9% 五年期14% 十年期18% 趸交3%[4] - 取消银保"一对三"限制 拓宽银行与保险公司合作空间[6] 渠道建设进展 - 中国人寿合作银行突破百家[7] - 新华保险与52家银行建立合作[7] - 人保寿险与90家银行合作 新单期交保费和出单网点明显增长[7] - 中国太保期缴举绩网点总数1.3万个(+28.9%) 月均网点数(+70.2%) 其中国有行增速达164.9%[7] - 中国平安外部银行可经营网点1.7万个 较年初1.2万个大幅增长[7] 市场环境变化 - 个险渠道增长乏力 险企将银保作为战略补位[11] - 银行面临息差压力 通过代销保险拓展非息收入[12] - 居民存款余额达151.25万亿元 利率下行催生"挪储"潮[12] - 招商银行零售代销保险存量保费突破1万亿元[12] - 平安银行代理个人保险收入6.66亿元(+46.1%)[12] 客户需求变化 - 老龄化加剧推动保障需求 预计2050年60岁以上人口超4亿[12] - 客户需求从单一理财向全生命周期规划转变[12] - 保险产品长期稳健收益特性受青睐[12][13] - 银保渠道客户渗透率仅3-5% 95%潜客待开发[13] 战略转型方向 - 从简单代销向战略协同模式转型[15][17] - 新华保险实施规模与价值并重经营定位[16] - 阳光保险聚焦客户经营能力、销售队伍专业能力和银行渠道合作[16] - 人保寿险计划从产品体系、专业化经营、银行合作、产品结构和监管合规五方面提升价值率[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