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命之树到生命之珊瑚:达尔文的选择和AI时代的回响
第一财经·2025-09-12 10:48
尽管达尔文最终放弃了珊瑚隐喻,但这一构想蕴含着比树状图更丰富的内涵,并且在当代进化生物学研 究中越来越显现其价值。 1835年,贝格尔号——也就是"小猎犬号"——战舰航行至太平洋海域时,查尔斯·达尔文凝视着清澈海 水中绵延的珊瑚礁,那些环礁、堡礁与裙礁如白色蕾丝镶嵌在蓝色丝绒上,让他惊叹不已。彼时的他尚 未构建出进化论体系,而对这些海洋造物的精巧结构的观察,以及对其形成机制的早期探索,不仅通向 《物种起源》,甚至通向对一般意义上的生物进化论的超越——对于近两个世纪之后的AI时代来说, 珊瑚礁不仅揭示了生命演化的深层规律,更为我们提供了重新理解进化与智能的全新视角。 达尔文最著名的作品,当然是出版于1859年的《物种起源》;他的早期作品、出版于1839年的《小猎犬 号航海记》也非常有名,因为正是在那5年搭乘小猎犬号的环球科考过程中,达尔文逐渐从一位地质学 家,转变成了对后世影响巨大的生物学家,初步酝酿出了进化论的一些重要观点。这两部名著隔了20 年,其间达尔文其实还写了一些重要作品,却不为大多数人所知,比如出版于1842年的《珊瑚礁的结构 与分布》。实际上这是达尔文的第一部科研专著——《小猎犬号航海记》只是游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