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文学者不必全部拥抱AI,应该允许“抵抗”的声音存在
第一财经·2025-09-12 10:48

最令他震撼的是AI写贾宝玉结婚时,林黛玉气息奄奄,贾宝玉知道新娘是薛宝钗,但是他揭开盖头时 在想,盖头这么薄,林妹妹会不会冷? "后人类时代"AI可以替代人的思想吗?AI时代文学真的要终结了吗?人人都使用AI,今后老师究竟该 怎样上文学课?随着AI技术迅猛发展,尤其是今年初DeepSeek问世,引发很多对AI与文学教育和人文 学科影响的思考与担忧。 2025上海书展期间,《AI时代的文学教育》一书正式发布。该书由北京大学教授陈平原主编,汇集了 35位学者的33篇文章,外加陈平原的4篇文章,从AI与人类命运、诗文写作、人文教育及课堂教学等多 个维度做了深入探讨。 今年2月DeepSeek横空出世后,陈平原就在《中华读书报》发表了《AI时代,文学如何教育》一文,引 起很大反响,北京大学出版社提议由他牵头组织编撰一本书。陈平原向45位学者发出约稿函,最终收录 33篇稿件,涉及中国文学、外国文学、民族/民间文学及数字人文等多个领域,4月完成书稿后,短短3 个月就得以出版,也从侧面体现了大家对"AI时代的文学教育"这个话题的关心。 "AI与人文学是一个全新课题,没有人能给出定论。"陈平原说,他在编书时坚持不改的原则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