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投资动态 - 金风科技计划在巴彦淖尔市投资风电制氢氨醇一体化项目 总投资金额约189.2亿元[1] - 远景能源在赤峰建设绿色氢氨项目 首期规模32万吨[1] - 吉电股份大安绿氢合成氨一体化项目近期投产[1] - 国家能源集团与中集来福士共建国内首个海洋氢氨醇一体化项目 已于3月27日进入调试状态[1] 产业规模与分布 - 全国签约备案的绿色氢氨醇项目超过800个 仅绿醇项目规划年产能接近6000万吨[3] - 陆上项目集中在内蒙古、吉林、新疆、甘肃等风光资源丰富省份[3] - 海上项目位于山东 广东江苏等海上风电大省具备发展潜力[3] - 产业布局向沿海地区拓展 以满足航运脱碳和能源出口需求[3] 技术模式创新 - 采用"以电定产"智能调节模式 实现生产随风光波动变化[4] - 化工生产从电网被动消耗者转变为电网主动参与者与稳定器[4][5] - 通过全流程智能化"源荷互动"机制 解决风光发电不稳定与合成氨生产稳定性匹配难题[8] 战略价值与意义 - 将绿电转化为"绿色石油" 打通电力、化工、交通、农业等多领域关键路径[2] - 为解决可再生能源消纳、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高耗能产业深度脱碳提供系统解决方案[2] - 绿氨和绿色甲醇与现有汽柴油储运设施兼容性好 为交通领域特别是航运和重卡提供脱碳解决方案[6] - 项目投资规模巨大 能有效带动地方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就业和税收[7] 成本与经济性 - 当前灰氨市场价格每吨300-450美元 绿氨售价每吨800美元以上[8] - 绿氨要实现规模化替代需绿氢价格达到每千克12-15元[10] - 液氨储能成本显著低于电化学储能 2万立方米液氨折合1亿度电储能规模 较电池储能600亿元投资成本大幅降低[7] 市场应用与客户 - 当前绿色氢氨醇主要客户为海外企业 日本丸红株式会社与远景签署长期采购协议[9] - 吉电股份与欧洲、日韩企业及中石油国际、伊藤忠商事、皇家孚宝集团等签署销售协议[9] - 经过三年发展 远景在航运、发电、化工和钢铁行业脱碳领域找到市场应用场景[9] 发展挑战 - 可再生能源波动性与化工生产连续性存在天然矛盾 对储能系统配置规模和成本要求极高[8] - 绿色燃料生产成本尚无法得到快速有效分摊 国内市场暂不接受高昂绿色溢价[8] - 商业模式自我造血能力有待考验 纯粹市场驱动仍具备现实困难[8]
氢氨醇一体化浪潮席卷,“绿电”到“绿油”风起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9-12 1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