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华财经调查】吉电股份双向承压 探索非电利用推进消纳

新能源消纳瓶颈与盈利压力 - 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爆发式增长但本地消纳能力和外送通道不足成为产业可持续发展突出瓶颈 新能源利用率存在下降可能并影响项目盈利能力[2] - 吉电股份售电量同比下降1.33% 电价同比下降3.93%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63%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33.72%[2] - 风电装机同比增长22.7% 太阳能发电装机同比增长54.2% 而全社会用电量仅同比增长3.7% 供需增长不均衡对发电企业收益造成影响[3] 电价市场化改革与竞争加剧 - 新能源项目上网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实现价格由市场交易形成[3] - 新能源电力全面入市和现货交易深入推进导致售电市场竞争加剧 新能源项目电价波动风险增加 电量电价双重承压冲击传统盈利模式[3] - 吉电股份风电和光伏产品2024年毛利率分别下降0.14和5.15个百分点 2025年上半年分别下降7.8和4.82个百分点 2022至2024年新能源平均上网电价逐年降低[3] 公司装机结构与信用状况 - 吉电股份总装机容量超过1400万千瓦 其中新能源占比近80% 布局覆盖吉林 安徽 山东 贵州 广西 江西 陕西等多个区域[3] - 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风电和光伏产品营业收入占比超过50%[3] - 维持AAA主体信用等级 评级展望稳定 但项目建设推升债务规模且未来投资规模较大面临资本支出压力[4] 新能源+与绿色氢基能源战略 - 采用新能源+模式开发源网荷储一体化融合式项目 建设绿电园区促进新能源消纳[2] - 聚焦新能源+和绿色氢基能源双赛道 推动新能源开发向绿色氢基能源下游延伸打造绿氨 绿色甲醇产品线[5][6] - 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动态总投资59.56亿元 建设风光发电装机80万千瓦 年产绿氨18万吨[6] 绿色能源产品布局与市场前景 - 大安项目产品用于绿氨掺煤燃烧 化肥行业 氢能载体及绿色燃料等领域 存在明显绿色溢价[6] - 拟投资49.2亿元建设梨树20万吨级绿色甲醇创新示范项目[6] - 全球绿色甲醇需求量预计2050年超3亿吨 当前全球产能约50万吨 我国规划产能超1000万吨[7] 行业挑战与发展阶段 - 绿色氢基能源面临生产成本较高 行业定价机制缺失 技术成熟度不足及基础设施不完善等挑战[7] - 预计未来五年全球市场将进入规模化 商业化应用阶段 受益于碳中和政策加码 核心技术迭代降本及应用场景加速渗透[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