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支持科技创新,让科学家拥有更大的科技经费支配权
南方都市报·2025-09-12 16:30
财政支持科技创新的核心举措 - 国家财政统筹运用各种政策工具,大力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3] - 全国财政科技支出预计达到5.5万亿元,比"十三五"时期增长34%[3] - 推出财税政策助力企业降低成本、拓展应用、转型升级,支持企业发挥创新主体作用[4] 资金投入 - 资金重点投向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国家战略科技任务[3] - 基础研究累计投入达到7300亿元,年均增长12.3%[3] - 财政投入带动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从"十三五"期末的2.41%提高到2024年的2.68%,研发投入规模稳居世界第二位[3] 经费使用管理 - 探索科技经费管理模式,让科学家拥有更大的技术路线决定权、经费支配权和资源调度权[3] - 在基础研究类科研项目中推行"包干制",由项目负责人决定经费使用[3] - 不断完善监管方式,做好绩效评价,提高科技资金支出效益[3] 成果转化与产业应用 - 调整完善政策让科研人员享有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充分分享科技成果转化收益[4] - 创新政府采购制度,用政府"下单"引导支持产品创新和推广应用[4] - 实施首台(套)、首批次保险补偿政策,推动创新产品迭代升级[4] 企业创新支持 - 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财政奖补政策,支持培育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1.46万家[4] - 针对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新增减税降费累计达到3.6万亿元[4] - 政府性融资担保累计支持超过30万家中小科创企业获得约8000亿元贷款,被担保企业平均担保费率降至1%以下[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