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财政部:超六成融资平台实现退出,2026年靠前使用化债额度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9-12 17:18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周潇枭北京报道9月12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财政部部长蓝佛安,以及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副部长王东伟、副部长郭婷婷,介绍"十四五"时期财政改革发展成效,并答记者 问。 蓝佛安回应记者提问表示,去年四季度,我国推出了一揽子化债举措。总的来看,各项措施如期落地并 持续显效。截至今年8月底,一次性增加的6万亿元专项债务限额,已累计发行4万亿元。各地置换以 后,债务平均利息成本降低超2.5个百分点,可节约利息支出超过4500亿元。今年以来,全国已发行新 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2.78万亿元,其中安排8000亿元,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专门支持地方用于化债。 这一系列举措,叠加前期采取的各项政策措施,推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逐步收敛。 蓝佛安进一步指出,化债是手段,发展是目的。通过坚持化债和发展两条腿走路,有效推动经济发展和 债务管理良性循环。一是增强了地方发展动能。化债打通了资金链条,地方腾挪出更多的资金资源、时 间精力和政策空间,用于解决经济发展的堵点、痛点和难点。二是推动了融资平台加快退出。截至2025 年6月末,超六成的融资平台实现退出,意味着60%以上的融资平台隐性债务已经清零,融资平台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