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2300亿美元!风向变了?美债化危为安,全球超32个国家增持美债
搜狐财经·2025-09-12 17:46

债务上限危机与解决方案 - 美国联邦债务上限于2023年1月触及31.4万亿美元的天花板,财政部采取临时措施避免违约[2] - 共和党与民主党就削减支出问题陷入僵局,财政部长耶伦警告违约将导致美国信用崩盘并殃及全球经济[2] - 国会于2023年5月底通过《财政责任法案》,拜登于6月3日签署,将债务上限暂停至2025年1月,法案削减部分非国防支出但未触动社会保障等敏感项目[6] 外国投资者对美债的态度转变 - 市场初期出现恐慌,投资者抛售美债导致美元汇率下跌和股市波动[2] - 从2023年3月开始风向转变,中国在3月增持约205亿美元美债,持有量回升至8690亿美元左右[2] - 根据美国财政部国际资本流动数据,2023年5月外国持有美债总额从4月的7.34万亿美元升至7.57万亿美元,单月净增约2300亿美元[4] - 从3月到6月,外国持有美债净增约2300亿美元,参与增持的国家超过32个,包括日本、英国、卢森堡、比利时、加拿大、巴西、韩国和印度等[4][12] 增持美债的动机与策略 - 中国增持美债是出于外汇储备平衡资产的考虑,并利用当时较低的美元汇率机会[4] - 许多国家增持是出于短期套利目的,希望在美元低位买入,待利率下降后高位卖出[8] - 部分国家如墨西哥因贸易上依赖美国而持有美债以防风险,石油出口国如沙特因需要美元结算而增持[12] - 2300亿美元的增持改善了美债市场流动性,使拍卖顺利进行并稳定了收益率,缓解了美联储缩表带来的卖债压力[12] 美国债务的深层问题与挑战 - 美国总债务已超过35万亿美元,2300亿美元的增持规模相对微不足道,仅够支付数月利息[6] - 联邦赤字持续高企,2023财年赤字达1.7万亿美元,2024年估计为2万亿美元[8] - 美联储加息周期使借贷成本高昂,利率在2023年7月达到5.25%-5.5%,引发了包括硅谷银行在内的银行破产潮,损失上百亿美元[8] - 债务占GDP比例已超过120%,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警告其可持续性差,国会预算办公室预测到2033年债务将达50万亿美元,利息支出将占GDP的3.7%[10][14] 长期趋势与结构性风险 - 去美元化趋势仍在加速,表现为欧元和人民币国际化推进、SWIFT系统外交易增多以及多国采用本币结算贸易[10] - 尽管短期增持,但一些国家如中国在2023年下半年减持美债,年底持有量降至7750亿美元,俄罗斯和伊朗则以减持为主[8] - 美国经济存在多重隐患,包括制造业PMI下滑、失业率从3.4%上升至4.1%、以及债务利息支出在2024年将超过1万亿美元并挤占其他预算[12] - 数字货币兴起和央行数字货币试点推进,以及美国制裁政策,促使更多国家寻求避开美元,挑战美元霸权地位[14]